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6篇
科学研究   1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砚羽  张卓  杨睿 《科研管理》2012,33(4):48-54,79
质量屋在服务质量改进中更具有适用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质量屋改进研究的现状和当前质量屋在应用中存在的缺陷,以质量屋原理的运行本质为出发点,综合服务业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特点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济性要求,确定了服务业质量屋改进的重点是屋体相关系数矩阵和扩展三维经济性维度。提出了基于结构方程系数的服务业经济质量屋,其中屋体相关矩阵采用结构方程建模,避免了对专家经验的过度依赖和部分调研信息的浪费;将经济性引入质量屋,扩展二维平面结构为三维立体结构,全面考虑了公司价值最大化和整体化。最后梳理了完整的服务业经济质量屋的建模步骤,并通过案例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政府的税收优惠和研发补贴是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重要方式。但目前的学术研究并不能够回答"哪种支持方式更有利于企业创新"。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政府税收优惠和直接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和创新质量的影响。采用505家高新技术企业2011-2013年调研数据为样本,对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和高质量创新产出的提升;相反政府的研发补贴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和创新质量均具有挤出作用;同时,对于技术能力比较强的企业,税收优惠对高质量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将越弱。本文的结论从理论上丰富了已有创新政策的研究,实践中为政府更有针对性的实施创新政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外投资增速超过外商FDI增速已成不可阻挡之势,中国企业的海外研发投资俨然跃升为国际投资的新话题。然而已有对新兴市场企业海外研发投资的关注集中在东道国因素,忽略了新兴市场特定制度下的母国公司特点。本文立足母国企业层面,采用中国46家海外研发机构调研数据检验了资源对企业海外研发机构进入模式的影响以及政治关联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中国情境下,企业实力越强(即技术资源和经济资源越丰富),越倾向于选择自建研发机构。同时政治关联对技术资源产生替代作用,负向调节技术资源与进入模式的关系。本文的价值体现在:理论上丰富了"资源—战略"理论的已有边界和应用条件,实践上为中国企业海外研发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军民结合这一国防科技企业的重要战略为背景,分析当前国际军工大国军民结合的发展趋势,提出军民品协同与质量屋中用维度相关的思想解决维度融合问题的本质具有一致性。针对军民品协同效率的难点,提出军民品协同的三维质量屋,定义相关变量,并行完成两实体变量与中间变量的转换,创造第三维度的综合矩阵,并对第三维度综合矩阵采用行列求和的方式实现协同。最后通过某航空企业具体案例实践该方法。  相似文献   
5.
政府的税收优惠和研发补贴是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重要方式。但目前的学术研究并不能够回答“哪种支持方式更有利于企业创新”。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政府税收优惠和直接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和创新质量的影响。采用505家高新技术企业2011-2013年调研数据为样本,对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和高质量创新产出的提升;相反政府的研发补贴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和创新质量均具有挤出作用;同时,对于技术能力比较强的企业,税收优惠对高质量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将越弱。本文的结论从理论上丰富了已有创新政策的研究,实践中为政府更有针对性的实施创新政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砚羽  谢伟  邹仁余 《科学学研究》2016,34(11):1689-1699
基于互联网的商业生态系统中,涌现出了先进管理知识在多主体参与下沿着供应链自驱动地进行链式传播的现象。但遗憾的是,现有的管理知识转移研究局限在二元主体,不能对此现象给出理论解释。基于传播模式的相似性和系统问题的特点,本文借用核物理中链式反应原理剖析案例中管理知识转移的机制,得出管理知识在系统中出现链式传播的三个关键要素:(1)系统内多方参与,服务供给市场无垄断;(2)原发刺激产生能为企业提高效率的管理知识;(3)企业之间依存度较高。本文的价值体现在:理论上初步发现了多元主体参与下管理知识转移的独有规律,充实了管理知识转移的研究范围和动力来源;实践上为企业管理学习和管理知识利用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王砚羽  谢伟 《科研管理》2015,36(7):10-18
针对实践中涌现出的众多商业模式模仿现象,采用传染病模型探讨了商业模式扩散机制。首先分析了传染病模型对商业模式扩散问题的适用性;提出了商业模式扩散机制及相关假设,并通过系统仿真和案例研究验证了假设。结果表明:创新源相对规模越大,系统的动态性越强,达到均衡的时间越长;传染率和拒绝率的交互作用影响扩散速度和系统结构,两比例变量的相对差距受到商业模式自身性质的影响。研究结论弥补了商业模式和创新扩散理论的已有盲点,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模仿及国家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8.
创意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意产业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异军突起,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创意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将创意产业的特点融入原有"钻石模型"中,建立了创意产业驱动的"钻石模型",确定了概念结构,构造了指标体系的框架,之后采用文献法和调研法相结合确定了各二级指标,构造了完整的创意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有利于科学地评价某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情况,对比并寻找本地区发展的不足之处,对促进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谢伟  徐萌  王砚羽 《科研管理》2023,44(1):89-99
出口是技术学习的一种机制。尽管先前研究已经识别了出口对于企业创新和能力升级的贡献,但尚缺乏对出口强度与企业创新结构(即不同类型的创新)关系的探讨,导致出口引致创新的路径尚不明确。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论,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中1999—2013年间11 852家企业,验证了企业出口强度与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间的异质性关系。这一关系受到政府补贴、知识宽度和知识深度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企业出口强度越高,越倾向于进行利用式创新而非探索式创新。第二,政府补贴某种程度上可以弱化出口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比值的负向作用。第三,知识宽度有利于缓解出口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比值的负向作用;同时,知识深度强化了出口对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比值的负向关系。本研究深化了基于出口的技术学习理论,验证了出口活动对企业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差异性影响,为中国企业基于自身资源基础利用出口活动提升企业能力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模仿创新的分角色两阶段Bass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大多以模仿国外创新为主.针对电子商务模仿创新扩散规模问题,探讨了技术创新扩散的经典Bass模型在服务创新领域的改进和应用.首先梳理了创新扩散模型的已有研究成果,明确本研究的理论分支.之后在经典Bass模型基础上,对创新者和追随者进行分角色讨论,立足模仿者视角,考虑模仿者进入市场的时滞问题和模仿者进入市场后与创新者的竞争态势,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规模分析与预测的分角色两阶段Bass模型.有效扩充宏观创新扩散模型的使用边界,试图为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模仿创新提供决策支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