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是目前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研究此虫发生、猖獗的生态因素对综合治理水稻害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主分量分析(PCA)方法,分析1984年作者等在南京农业大学江浦实验农场的田间调查数据,探索白背飞虱种群系统的状态变量及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子。田间调查于1984年7月至8月在两块单季杂交稻(汕优6号)田进行,3天查1次。方法参照[6];温度、雨量、相对湿度取自当地气象资料,为调查间隙3日平均值。将时间、长翅型雌、雄虫、短翅型雌和雄虫、卵、一至五龄若虫、蜘蛛、隐翅虫、步甲、  相似文献   
2.
为在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varth)种群动态模拟模型中考虑捕食性天敌的作用,我们于1986年7~8月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雌成蛛对白背飞虱雌成虫和五龄若虫的功能反应(白背飞虱密度为5、10、15、30、60)和对自身密度(1、2、4、8、16)的干扰反应(供给白背飞虱雌成虫20只)。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2007~2009年对浙江省三门县何家村生态栽培水稻田连续3年的生态调查发现,在已连续10年不用农药的自然条件下,狼蛛、微蛛等主要天敌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水稻主要害虫在发生动态上存在明显的跟随效应;6~8月蜘蛛对稻飞虱的数量反应呈渐进型的对数回归关系,使得稻飞虱种群处于较低的密度平衡点,控制了稻飞虱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4.
草莓苗圃节肢动物多样性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优量足的草莓苗是大棚草莓生产的基础,但目前对其苗圃害虫的组成和动态了解贫乏。本研究采用黄色粘虫板在草莓的苗圃系统调查主要节肢动物组成和季节性动态变化,发现在苗圃早、中期的7月和后期的9月初,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物种数和总个体数相对较高,其中植食者占有很高的比例。烟粉虱、蓟马和蚜虫是草莓苗圃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