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吟梅 《科技通报》1993,9(2):112-114
对肝肾疾病进行转铰蛋白(Transferren简称TF)和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简称CP)测定,结果表明:各组肝炎病人的TF均显著低于正常组,且谷丙转氨酶异常和HBsAg阳性者T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者,TF可作为判断肝病预后的一个指标。肾炎病人的TF也比正常人低,CP含量各组不一,肝癌患者的CP(52.44±8.73mg%)显著高于正常人(46.75±7.92mg%),乙型肝炎病人和正常组间未见差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CP非常显著低于正常人,故检测CP有助于鉴别肝硬化和肝癌,同时对临床诊断肝豆状桉变性提供一项可靠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老年期痴呆患者血中氧自由基反应的相关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氧自由基与老年痴呆发生发展的关系,分别测定了27例阿尔采默型霉年期痴呆,27例多发梗塞性痴呆患者和37例同龄的健康老年人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同功酶活性和LPO含量。结果显示:SDAT和MID患者的T-SOD,CuZn-SOD活性和LPO含量均显著高于同龄的对照组,其中CuZn-SOD的异常阳性率最高,达59.3%;T-SOD,CuZn-SOD在不同病程的三组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4.
配对观察了1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用UV诱发~3H-T_dR掺入外周血原始淋巴细胞非程序DNA合成(Unscheduled DNA Synthesis, UDS)的水平,发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的UDS水平明显地低于正常对照组:实际CPM值是115±13对257±13(P<0.01);UI_1是0.50±0.05对1.09±0.04(P<0.01);UI_2是1.53±0.02对2.11±0.02(P<0.01);提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存在着DNA修复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5.
6.
7.
糖尿病并发症与载脂蛋白、自由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糖尿病血管病变与载脂蛋白(Ap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脂质(Lpo)的关系。对4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同龄的对照组进行检测分析,得知Ⅱ型糖尿病患者的ApoA-1、T-SOD、CuZn-SOD、Mn-SOD明显降低,ApoB、Lpo显著增高,Ⅱ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ApoA-1水平、ApoB水平、Lpo含量有关。提示Ⅱ型糖尿病时机体存在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可能是引起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程吟梅  张曙云 《科技通报》1995,11(6):381-383
报告10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总补体(CH_(50))和C_3值的检测结果:急性肝炎的CH_(50)为68.4±6.13单位/ml,C_3为130.2±6.67mg%,均高于正常组(CH_(50)为48.5±5.75单位/ml,C_3为102±5mg%),P<0.01;其他类型的肝炎患者组的补体均低于正常组,P<0.01.补体的含量与T细胞花环(Et花环)呈中度相关,与GPT呈高度相关,因此测定CH_(50)和C_3可作为衡量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判断病毒性肝炎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老年期痴呆患者血清中钙镁锌铝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吟梅  叶善龙 《科技通报》1999,15(6):467-469
用等离子体直读光谱仪测定了53例Alzheimer型老年痴呆(SDAT)和25例梗塞性痴呆(MID)患者血清中钙、镁、锌、铝的含量并以49例同龄的健康老人作为对照,结果显示:SDAT组和MID组血清中钙、锌、铝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镁在患者组和对照组间无差异,SDAT组与MID组间各元素均无差异,提示这些元素在酶与受体功能调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们的减少可能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R-PHA和ELISA二法对203例HBsAg阳性的HB病人和201例HBsAg血症的健康携带者的唾液、汗液进行了调查,认为均能检出HBsAg,唾液的一次检出率分别为33%和30.34%,重复检测4次唾液可提高阳性率2-2.5倍,汗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0.8%和18.9%,均低于唾液,血液中HBsAg的滴度越高,唾液、汗液中检出HBsAg的阳性率也愈高,呈正相关,均有显著差异,同时与肝功能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无疑唾液、汗液是密切接触传播中的一个重要媒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