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胡晓榕 《内江科技》2010,31(5):67-67,87
随着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图式理论被逐渐发展成一个重要理论,它是心理学与语言学研究结合的产物。本文旨在分析图式理论与文化背景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建议教学中加强建构学生图式,导入文化背景知识,有效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向应用型转变"已成为近年来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热点。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摆放在了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位置。本文在分析当前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应用型英语人才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胡晓榕 《内江科技》2012,(10):29+23
隐喻不再单纯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本文是在认知视角下对英汉动物隐喻进行的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我们能对英汉语言在动物隐喻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异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胡晓榕 《内江科技》2010,31(10):42-42,58
本文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教学模式的解读,对新形势下综合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建议教师在加强学生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5.
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是学生把专业知识付诸实践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能发现自身教学的长处与不足,并把实习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反馈到专业学习中;指导教师亦能在此过程发现课堂教学的问题,并注意改善或解决问题,因此,教育实习是学生与教师增强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许多地方师范院校学生的教育实习工作并不令人满意,存在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测试卷与访谈为研究工具,调查了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现状。调查发现由于文化输入失衡、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等原因造成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提出了提高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认知隐喻理论简要分析了英汉语言中的植物隐喻异同。植物隐喻极大丰富了人类语言,并且将一直处在不断演变发展当中。英汉植物隐喻研究有助于两国人民进行更好的跨文化交流,避免因为语言表达差异而造成的交际尴尬与障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