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科学研究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无主审制在面上基金项目评审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试行了科学基金制,找到了一个在面上发展基础性研究的好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也把总经费的约71%用于资助面上项目。为了能从大量的申请中遴选出优秀项目予以资助,基金委提出了“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并规定了相应的评审办法。在面上项目整个评审工作中,我们认为有三个重要的环节,即同行评议、学科综合和学科评审组评审。尽管这三个环节各有其独自的功能,而作为学科评审组评审这一环节,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同行评议和学科综合的制约,但它的意见对申请项目是否给予资助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这一环节如何把握以保证评审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很值得重视,并需在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本文主要就此问题做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后期管理一直被认为是基金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已引起了广大科研管理人员的关注和探讨。我们认为,这个问题的形成有其一定的客观原因:如基金资助项目量多面广,基金会人员紧张,受资助单位与基金会无直接行政关系,管理任务不明确等。但是,随着国家投入的逐渐增加,科学基金的作用日益增强,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基金项目完成的质量,基金的使用效果,同时更关系到基金资助的持续和长远目标。为此,基金会及有关单位管理人员都在出主意,想办法,积极采取措施,初步形成了一些好的作法和经验。本刊将对此展开讨论,现选登几篇,供大家参考和商榷。我们相信,只要基金会和有关管理部门互相配合,大胆探索,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不断提高科学基金的管理水平,逐步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材料在大气、海水、土壤环境中腐蚀数据积累及腐蚀与防护研究”的意义、进展和今后打算。为控制材料在自然环境中的腐蚀,需掌握环境的腐蚀性,积累材料的环境腐蚀数据,研究各类典型材料的环境腐蚀机理与规律。本项目通过16个研究院所和高校的200多位不同学科科技人员的联合试验研究,已建立了32个大气、海水、土壤腐蚀试验站,初步形成了我国材料环境腐蚀试验网,积累了六大类350多种常用材料在大气、海水、土壤环境中的腐蚀数据11.8万多个,自然环境腐蚀性数据10.6万多个,建立了数据库,获得各类材料自然环境腐蚀的初步规律,定量测定了典型环境的腐蚀性。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7篇,出版专著两本,取得获奖成果11项,专利两项,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今后还将在材料环境腐蚀数据积累,环境腐蚀性分类分级,材料环境腐蚀机理、规律及测试方法等方面继续开展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