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活立木形式赋存的林木产权除具有一般资产特征外,还具有自然增值性、可扩张性和可延迟采伐的特性,具有一般实物期权的特征,因而与一般的资产评估有较大的差别.本文将林木产权看作实物期权,并在考虑投资时间价值及未来收益不确定性基础上,采用每年的木材销售量乘以当前市场价格作为现金流,在考虑林木蓄积量的增长速率、价格增长、无风险利率、开采的时滞期、红利贴现率和承包年限等因素的基础上,计算林木资产的估计价值;同时以建设投资和产出成本两部分作为林木资源的开发成本,以此作为期权的执行价格.根据森林资源承包经营情况设定期权有效期限设为30年,并利用过去一段时间林木市场价格指数(环比价格指数)计算林木产权估计价值的波动方差σ2,然后利用Black-Scholes期权模型对林木产权的期权价值进行估算,从而可为林木产权的拍卖提供一定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
郭志建  葛颜祥 《软科学》2012,26(12):74-77,82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上下级政府间单一维度下委托代理关系和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流域生态补偿中风险共担的方式是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最佳方式;以水质和水量作为指标是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的实施需要上级政府对经济增长这项工作的激励弱化作为辅助措施等。  相似文献   
3.
公私合作模式是创新生态补偿融资运营的新模式,可缓解生态补偿中政府进行生态建设的财政压力,二者在领域发展和国家政策方面高度耦合。理顺运作流程、选择各阶段的适宜模式、明确"政府主导、私企参与"的角色定位,是生态补偿中公私合作模式项目运行的关键因素。其中,生态补偿资金是与其他领域公私合作模式项目的区别所在,也是提高生态建设中公私合作模式落地率的关键。此外,做好风险防范、模式差异化、健全法律法规,可保障生态补偿中公私合作模式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5.
关于我国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梁丽娟  葛颜祥 《软科学》2006,20(4):66-70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原生态以价值,不仅是环境降压的出口,而且有利于缩小区际差距,促进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应遵循“谁利用谁补偿,谁受益(损害)谁付费”的原则,实现对生态功能或价值形式补偿或实物形式的补偿。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一是解决补偿支付者和接受者的问题,二是解决补偿强度的问题,三是解决补偿渠道的问题。在补偿主体明确、补偿强度合理的前提下,分别建立起以流域、产业、资源开发利用者、全体公民、代际成员为主体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区域共同繁荣、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公私合作模式是创新生态补偿融资运营的新模式,可缓解生态补偿中政府进行生态建设的财政压力,二者在领域发展和国家政策方面高度耦合。理顺运作流程、选择各阶段的适宜模式、明确"政府主导、私企参与"的角色定位,是生态补偿中公私合作模式项目运行的关键因素。其中,生态补偿资金是与其他领域公私合作模式项目的区别所在,也是提高生态建设中公私合作模式落地率的关键。此外,做好风险防范、模式差异化、健全法律法规,可保障生态补偿中公私合作模式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