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学生评价,新课标提出: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的缺陷,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在具体评价过程中,要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生物学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为目标。因此,  相似文献   
2.
规避"近亲繁殖",倡导"远缘杂交"已成为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普遍趋势."远缘杂交"对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的积极影响受到一系列条件的制约.分析了团队互动过程、团队氛围、团队领导、激励机制和团队生命周期对"远缘杂交"效应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远缘杂交"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这就决定了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语文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激励者"。那么,语文阅读就更应成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呢?  相似文献   
4.
王端旭  薛会娟 《科研管理》2013,34(6):106-114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团队成员的学习为中介变量,从学习的视角探讨了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33个实际运行的工作团队,共244名成员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两轮数据验证了团队成员学习的两个维度:利用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然后通过层次回归方法分析了上下级配对数据,结果表明: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创造力有显著正效应;利用性学习在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而探索性学习对两者的关系并未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围绕团队协调的双重机制--外显协调和内隐协调展开分析.在阐释外显协调和内隐协调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两者的互动关系,分析了影响两种协调机制的情境因素.对于指导团队协调、提高团队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创造力关系的实证研究/FO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端旭  薛会娟 《科研管理》2011,32(1):122-128
    摘要:交互记忆系统是团队知识认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探讨了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交互记忆系统的专门化和协调性维度对团队创造力存在积极影响;知识共享对交互记忆系统的协调性维度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起中介作用。本文为指导交互记忆系统的建设、促进团队创造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试点实验到全面推广已经历了近10年的探索历程。作为一线教师,在这次改革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  相似文献   
9.
员工更替是组织创新的重要激活机制。员工流入的渠道分为组织外部、跨部门和部门内部三个层次形式,以组织学习能力为链接机制,提出组织外部和跨部门的员工更替将导致突变式创新,而部门内部员工流动将带来渐进式创新。  相似文献   
10.
团队内隐协调的运作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协调是个体依据对任务需求和他人行动的预期来调整自身行动的过程.探讨了内隐协调的关键要素及其构建、评价和应用过程,分析了团队构成、团队沟通和绩效反馈对内隐协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