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众创空间的实践步伐远远领先于相关理论研究,为此,聚焦于公益类科普机构构建的众创空间,探讨其建设意义、功能定位、运作机制及独特优势。基于自身发展和国家产业转型的需求,建设众创空间是公益类科普机构转型发展的更高阶段,众创空间的发展将促进这类科普机构纵深发展,促使观众从参观者向参与者转变,从而使科普机构成为创新创业者的“苗圃”;同时基于结构洞理论,公益类科普机构的“因众”“因公”“因科”属性与众创空间的功能属性高度契合。在此基础上,从创新产业链生态系统角度,构建公益类科普机构的自运转、动态的众创空间理论模型。通过该模型,横向聚集资源、纵向引导发展,体现公益类科普机构与众创空间相融合的整体性,及其与众创空间、产业加速器、外部各类资源汇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