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娜 《出版广角》2016,(9):56-57
在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出版越来越严重的当下,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是出版社求得生存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品牌的概念、内涵切入,提出品牌打造在现代出版中的重要性,并以“小中信”图书品牌概念为例,从“小中信”精准鲜明的品牌定位、互联网时代营销新做法来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打造图书品牌.  相似文献   
2.
贺娜  李香菊 《科研管理》2022,43(9):76-82
   创新的公共产品特性和金融市场失灵是影响企业研发创新的两个重要因素,前者可通过税收激励来调节,而后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融资约束。本文基于2010—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融资约束视角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动态回归模型、负二项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了税收激励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税收激励对研发投入强度具有正向促进效应,而且税基优惠的促进效应大于税率优惠,但税收激励对研发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不足。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强度影响显著为负,税收激励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其中税基优惠主要有利于缓解内部融资约束,税率优惠更有助于缓解外部融资约束。文章最后提出应关注每项税收激励政策有效性、提升创新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独立学院图书馆对员工的管理已上升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通过运用管理理论中的激励管理方法,提高独立学院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使独立学院图书馆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4.
学生已有的知识是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重要内容,应在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下开发学生的已有知识资源。通过激活已有知识,发现已知与新知之间的包容关系、交叉关系、相邻关系、相斥关系等,整合与建构起知识间的意义联系,达到对新知意义的把握和理解,导致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形成知识的整体结构,同时实现课程资源的增值。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重点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娜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3):101-102,105
文章对重点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提出了加强重点学科信息资源建设应建立重点学科数据库和重点学科网络导航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的MOOC与翻转课堂的融合,为当前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实践提供了一种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新颖教学模式;首先对MOOC作了简要探讨,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着重讨论了MOOC视角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详细阐述了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以及教学模式的具体流程,最后,探讨了该新型模式的优势与成效,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7.
马众  贺娜  唐银 《科技风》2012,(19):270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出现大量的人口流动现象,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流动人口大量涌入,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且老龄化加快,对城市管理不断提出新的挑战。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根据北京市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进行分析,为完善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提出各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结合高职商务英语特点,提出基于SPOC的高职商务英语三段式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想,论述采用翻转式教学法和混合式学习模式、重塑师生角色、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充分利用多种网络信息资源,以及多元化评价方式相结合等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贺娜 《科教文汇》2013,(3):10-11
教育产业化大背景下,通过实地调查,作者试图对农民送子女上大学的动因这个问题做初步研究。本文从农民收入、教育产业化、教育资本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本身教的质量,同时也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真正走进课堂,主动参与课堂。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共同探讨关于课堂教学的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