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也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高中函数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成为数学教师研究的热点,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鉴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函数教学内容,改变高中生对函数的错误认识,通过课堂教学强化高中生的思想方法,让高中生对函数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非线性无功负荷急剧增加的特点,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GPRS)的配电网多节点无功优化补偿系统。该系统采用GPRS无线通讯模式,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安全可靠性;通过变结构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协调控制晶闸管投切并联电容器(TSC)和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从而实现大容量无功补偿装置的无级调节;引进了多机协同控制策略,当补偿系统工作采用就地补偿、联网补偿方式时,补偿效果可以有效提升至局部或全局最优,充分体现了该系统的性能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桥梁伸缩缝质量直接关系桥头行车舒适度.通过平南高速公路经验总结,主要阐述伸缩缝施工中的重点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施工方法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标指导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对于数学内容有较好的理解认知,具有有比较理想的知识运用能力,同时也要求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另外也要求通过高中数学教学实现德育内容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探索意识与面对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本文探讨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相关内容,具有一定借鉴价值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营企业家素质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家的素质提高的问题让人担忧,文章着重从我国民营企业家素质的内涵、民营企业家的素质现状和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的路径选择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大胆解决地理问题,勇于创新的品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8.
语文课堂教学 ,值得研究和探索。面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死板、老套、压抑等现状 ,我尝试着把创造性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打破常规 ,大胆实践 ,勇于创新 ,终于使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缩短距离 ,互换角度———民主  “距离的差异 ,地位的高低 ,是造就一个人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的确 ,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师生距离、师生地位又何尝不是如此 ?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这样描述师生关系 :“师者 ,谅其为也 ,则育其人 ;解其袱也 ,则通其心。”可见 ,自古以来 ,民主的师生关系早已成为教育成功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9.
智能电表和低压用户集中抄表系统(以下简称低压集抄)是智能电网数据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场计量运维工作中,由于工具多,接线多,工作现场限制等原因,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和误操作的安全隐患问题。本文设计了一个便携式多功能计量运维工作平台,集成了多个接口的转换工具的同时,也为掌机和抄控器等现场工具和仪器提供了放置的位置,解放操作者的双手更好的进行计量运维操作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工作现场的多种转接线和测试线并存的凌乱情况,避免了工具掉落和误操作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体操的落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生物力学原理,以后空翻和前空翻类落地为例,分析了体操的落地动作的理论根据,即落地站称的基本条件是人体平衡站立时的平衡角的大小;必要而充分的条件是合外力矩能量小于最大限度的恢复能量,且合外力不等于零,落地时人体本身的缓冲和垫子的缓冲;落地顶角的大小应当与重心势物线与地面的夹角相等。由此对落地动作技术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