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熙凤的独生女儿原名大姐儿,后因王熙凤一门远族亲戚刘姥姥给予改名,才叫"巧姐". 由于巧姐是贾府有权势人物王熙凤的独生女儿,她的病使贾府上下众人都很关心.贾政问王夫人"巧姐儿怎么了?"王夫人道:"怕是惊风的光景.""不甚利害呀!"王夫人道:"看病是惊风的来头,只还没搐出来呢."  相似文献   
2.
紫鹃原是贾母身边的二等小丫头.黛玉年幼失怙,被外祖母史太君派人接到贾府.黛玉只带自己的奶娘王嬷嬷和十岁的小丫头雪雁同来,贾母见这一老一少,料甥女皆不遂心,便将原名鹦哥的丫头与了黛玉使唤,帮助料理黛玉的生活起居和其它事务.林黛玉在她的诗中曾有"杜鹃无语已黄昏"及"一声杜宇春归尽"之句,多借杜鹃显示自己的孤独、哀怨.因而将自己贴身丫头改名紫鹃,以表达她恨别、思乡之伤感.  相似文献   
3.
"松影一庭惟见鹤."这是贾宝玉所写<冬夜即事>诗中的一句.人们常以"松年鹤龄"或"青松不老,鹤发童颜"来形容人的长寿.贾母83岁寿终正寝,可算是长寿的人了,但是比贾母还大好几岁的刘姥姥依然腰板硬朗、脚轻手健.连贾母生前也称赞她老当益壮.在<红楼梦>第39回中,当贾母见到刘姥姥时,问她说:"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她忙起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  相似文献   
4.
当林黛玉接到宝玉由晴雯送来的绢丝旧帕时,不觉神痴心醉,觉得可喜、可悲、可笑、可惧、可愧,她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由不得余意缠绵,研墨蘸笔,便写出了题帕诗:  相似文献   
5.
6.
贾府中许多人信奉佛教或道教,不但在府内建有私用的栊翠庵,买来12个小女尼,庵内香火缭绕,钟磬声不断,而且还经常到府外庙宇去烧香还愿,祈求平安.原为金枝玉叶的惜春、妙玉及优伶芳官、丫环紫鹃等皆进入佛门,用蒲团载着青春去寻找空寂和精神的寄托,因而,贾府上下与佛门子弟来往频繁,并经常进出庙宇道观.  相似文献   
7.
凡鸟偏从未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休,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是<红楼梦>判词对王熙凤一生的写照.  相似文献   
8.
在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盛行下,贾母史太君成为贾府中至高无上最权威的人物.许多丫环、佣人都以曾经伺候过贾母为光荣和骄傲.  相似文献   
9.
尤二姐是贾珍妻子尤氏的妹妹,非一母所生.她的母亲尤老娘前夫与张华的父亲很要好,因而两家将尤二姐与张华指腹为婚.这位张华之祖,原来当皇粮庄头,后来死去,至张华父亲时,仍然充当此役.后来张华家吃官司,败落了家产,弄得衣食不周,张华长大了之后,成日在外赌博,不理世事,家私花尽了,父母撵他出去,在赌钱场存身.尤老娘眼看着自己的女婿不成器,家道败落,于是带着女儿尤二姐、尤三姐投奔到尤氏之夫贾珍的家里来.  相似文献   
10.
助秋风雨来何速? 惊破秋窗秋梦续; 抱得秋情不忍眠, 自向秋屏挑泪浊. 这是林黛玉所作<秋窗风雨夕>咏怀诗的其中一绝.这首诗诉说了"秋花惨淡秋草黄"的悲苦境遇,提出了"不知风雨几时休"的疑问,发出了"罗衾不奈秋风力",抵御不住封建重压的哀叹,充满了惨淡、凄凉、萧条的情景,把自己孤独、寂寞、忧怨、伤亡的情志抒发得淋漓尽致,正如上段诗所述,怀着满腹愁情怎能安心睡眠,独自向着秋屏剔亮盈盈泪烛.黛玉如此愁结不解,久而久之,必然患上失眠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