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是教给学生怎样寻找真理。预习正是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的重要途径,而导学案正是教师对如何引导学生学的一种大胆尝试。导学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能使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那么,到底如何设计导学案,指导学生去学习,增强学习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2.
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势与政策教育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模式,是提高其教育实效的可靠保障.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主要应从“突出一个主渠道地位、搞好两个建设、发挥三方面的作用、做到四个结合“入手.  相似文献   
3.
关于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大勇  张波 《文教资料》2006,(23):11-12
感恩教育作为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和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品味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但由于诸多原因,不少大学生还缺乏感恩之心。加强感恩教育,既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也需要掌握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高校历来重视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但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积极探索可操作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模式,不断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高校为了发展纷纷引进高层次的青年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但这些青年教师由于自身的特点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在师德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只有从领导重视、加强制度建设和师德宣传等方面入手,将师德建设与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困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激发高层次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引导他们自觉加强师德修养,立志争做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6.
学生伤害事故的侵权责任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对于学校应承担何种性质的责任,以及应将其视为何种法律性质的案件加以处理等问题学界存在一定分歧.本文在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相关条文规定的基础上明确界定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性质,以此为逻辑起点,构建完整的学生伤害事故侵权责任体系.并对涉及学生伤害事故责任构成要件的归责原则,损害事实,因果关系,过错认定,免责事由等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加以了具体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郭晖  邹大勇 《教师》2014,(20):26-27
本文通过调研西部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校外住宿现状,对其不同专业、不同年级1736人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归纳。校外住宿不单是孤立的学生管理问题,它涉及后勤服务、教学管理等多种因素。因此,针对部分大学生生活上的合理动机和诉求,如何形成学校各部门和社会的合力,优化对学生的服务管理,是我们应该认真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课堂。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四川省高校缩影的乐山师范学院以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推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邹大勇 《文教资料》2007,(20):10-12
师德评价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当前高校的师德评价体系还不完善,存在不少问题。构建符合高校实际的规范的师德评价体系,必须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在评价内容上要以高校的基本职能为基础,在评价方式上要体现社会舆论与教师自评以及他评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培养艺术素养是高校艺术专业学风建设的主渠道。在研究艺术专业的特点、学风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艺术素养在艺术专业学风建设的价值意义,探讨艺术专业以艺术素养为主线开展学风建设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