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意义】研究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化过程中社交媒体虚假信息的产生及时滞性扩散特征,试图 揭示虚假信息以及负面情感之间的相关关系,为疏通正确的防疫信息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渠道提供帮助。【方法/过 程】研究爬取了新冠疫情期间的虚假信息及疫情相关的微博数据,利用自动文本分析方法分析虚假信息的主题分 布;然后结合时间线索和格兰杰因果分析,展示了虚假信息相关主题微博的时滞性扩散特点;最后,分析了不同主 题下虚假信息、相关微博和负面情感三者的关系。【结果/结论】虚假信息与疫情相关内容增长趋同,但不同主题信 息的扩散力不同,甚至出现相反的时滞扩散效果;引导公众产生负向情感的虚假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公众的 大规模讨论。【创新/局限】从时滞性扩散的角度解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不同主题虚假信息的演化特征,为虚假信 息分析与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数据采集存在局限,虚假信息的传播渠道太过广泛,相关信息难以收集完整。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是面向社会的重要信息聚集和资源共享平台,国外公共图书馆在应对重大公共事件过程中已形成较成熟的应急管理机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能够为我国图书馆建立适合国情的危机管理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和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在面对重大公共事件时的应对机制在灾前预防、灾时反应和灾后恢复环节各有侧重,我国图书馆应从危机管理意识、能力、设施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应急能力,加强机构间的合作交流,建立和完善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