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7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中国科技馆研究史料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有关研究文章的分析、归纳,理清了中国科技馆的创建及发展历程,研究了科技馆展览的设计方案,并发现了国内科技馆展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科技馆的不断发展完善对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戈洪奎  隋家忠 《学会》2010,(11):59-62
地市级科技馆属于中型科技馆,一般应规划为主题馆。主题的选定、展区的划分、展品的设计都要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再确定。科技馆建设要根据非正规教育的特点,以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色彩学的原理为基础进行规划、设计,展览形式以互动型为主。基础科学的展示内容要注意与学校的科学课程相衔接,开发科技馆课程,真正做到馆校合作。  相似文献   
3.
青岛市科技馆自 2 0 0 1年起主动与青岛市市南区科协、市北区科协、四方区科协、李沧区科协及所属的社区联系 ,采取送科普展览进社区的形式 ,大力开拓社区科普这块新天地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为了深入揭批“法轮功” ,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 ,青岛市科技馆于 2 0 0 1年 1月 - 4月 ,举办了《反对封建迷信崇尚科学文明》大型科普展 ,该展览由近2 0 0块展牌组成 ,通过展示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的犯罪事实 ,进一步揭露了“法轮功”的邪教本质 ,给广大市民尤其是“法轮功”练习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 ,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该展览先后在市…  相似文献   
4.
5.
隋家忠  毕瑞芝  李丽 《学会》2014,(7):58-60
科技馆有效开展基层流动科普服务就要转变传统观念,建立服务和引领意识,通过专业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开展流动科普服务必须重视调查研究,了解公众需要的科普内容和他们喜爱的表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提供优质的科普服务。另外,在设计科普内容时要按照"四科一能力"的要求,切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科学管理,建立与基层的联动机制,保证科普服务的连续性、长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科学精神是科学家在长期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从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对科学精神进行讨论,归纳出科学精神的7种具体表现:求真精神、实证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平等包容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拼搏奉献精神。虽然说每个人科学精神的形成不具有独立性,并且形成过程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个体的所见、所闻、所做、所为以及所想经过内化并凝结而成的。根据这些内容,分析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这个培养怀疑精神、实证精神的科技馆活动方案。  相似文献   
7.
隋家忠  胡晓蓓 《学会》2009,(5):54-57
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两翼,二者关系密切,科技对文艺的影响意义深远。原始科技促使神话传说、诗乐舞等艺术形式诞生,成为后世文艺创作模式的源头;科学技术也是文学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之一,科技活动、科技事物被纷纷摄入文艺作品当中;纸笔和印刷术等古代科技成果,极度扩大了文艺的参与面和传播范围;现代科技媒体如报刊、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出现,直接推动报告文学、连载小说、特写、广播剧、配乐文学、影视文学、网络文学和科幻文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