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4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友光 《科学中国》2007,(1):12-13
指纹识别法一直是各国执法部门使用的破案方法,俄罗斯专家创造性地将该方法应用到某些其他领域: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指纹能帮助教练选拔杰出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2.
乌鸦趣闻     
乌鸦,顾名思义,因其通体羽毛或大部分羽毛皆为乌黑色,故有乌鸦之称。关于乌鸦,有不少趣闻。在乌鸦王国里,有着森严的等级划分。其等级并不需通过互相厮杀来决定,只要为首的乌鸦对一个同类狠狠地瞪上一眼,对方便不战而败,甘愿为“奴”。科学家还注意到一种有趣的现象:乌鸦群中如果突然出现一只陌生的乌鸦,那么“王位”便非它莫属。假如有一只瘦小的雌乌鸦被“新王”相中,它立即便会身价倍增,神气十足,大摆其“王妃”的架子。常言道,“天下乌鸦一般黑”。其实,也未必如此。在民主也门就有白色的、棕色的和灰色的乌鸦。黑色的乌…  相似文献   
3.
友光 《科学中国》2006,(12):46-47
专家们正在印度洋制造“生物礁石”。在接近海面的一片岩石上,潜水员们建造珊瑚礁,它的骨架(一副钢架)被安置在水下几米深的海床上,他们围着钢架游动,用线把小块的活珊瑚固定到上面。最后,一个人接通了一根从上面筏子上垂下来的电缆,几秒钟后,钢架周围开始升起小小的氢气泡。  相似文献   
4.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夏洛特·乌伦布洛克是一位节目主持人,为了制作《与动物交谈》这个专题节目,她与摄制组成员走遍了世界许多地方,以发现野生动物传递信息的方法和原因。该专题节目揭示了各种动物互相交流时采用的千差万别的方式。大多数动物所使用的交流方法没有达到人类语言那样的复杂程度,但是有些动物可以在残酷的环境里运用非常巧妙的交流方法。一只鬣蜥的领地覆盖数平方公里,因而气味能长时间存留是至关重要的。另一只鬣蜥可能要花好几天才会偶然碰上这些气味信号,但是鬣蜥的紫外线识别能力也会帮助它们解决这个问题。鬣蜥的气味…  相似文献   
5.
失败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权失败。多数的父母竭尽全力要么防止孩子失败,要么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失败。父母采用的一种方法是降低标准。例如某个母亲会把孩子手忙脚乱摆放的桌子说成是“完美无缺”,即使桌子不平,摇摇晃晃。还有一种方法是推卸责任。比如孩子的某门课程不及格,家长会认为他的老师不公平或者愚蠢。上述做法所产生的问题是:会使孩子对现实世界的生活毫无准备。年轻人应该明白:没有哪个人各方面都出类拔萃,也没有常胜将军。参加一场比赛,即使不能获胜,也可能得到快乐。一个孩子没有受到邀请去参加晚会,没…  相似文献   
6.
游泳后不宜曝晒友光在炎热的夏天进行游泳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也能给人带来无尽的快乐。不少人在游泳以后,喜欢躺在沙滩上或游泳池边晒太阳,因为日光浴有益于人体。然而,在炎热的夏季,让阳光直接曝晒身体,不但无益,相反还会产生不少害处。过量晒太阳,容易...  相似文献   
7.
友光 《世界文化》2006,(2):35-35
充满怀旧、忧郁和放荡情调的探戈,被誉为舞中之王,是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当地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颁。自19世纪末期开始探戈的舞步和音乐就已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区的大众文化。这种民间文化之所以能在这里的欧洲移民中流行,是因为它与人们思乡与忧虑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但  相似文献   
8.
友光 《游泳》2002,(2):31-32
人们很久以前就非常羡慕水生动物的游水本领 ,并想方设法去模仿它们 ,借以争得水上行动的自由。古代中国人创造的“寒鸭凫水”“扎猛子”等游泳姿势都是从水鸭等动物那里学来的。现代竞技游泳中的许多动作和姿势 ,例如蛙泳、蝶泳和自由泳等 ,也都是受动物的启示 ,并结合人体结构的特点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蛙泳是最古老的游泳技术之一。它是人们模仿青蛙的游水姿势和动作而发明的。人们很早就知道 ,青蛙游水时用其强有力的后腿做蹬水动作 ,并且有一种非常漂亮的快速滑水姿势。于是 ,人们便以青蛙游水动作创造了竞技游泳中的蛙泳姿势。在此…  相似文献   
9.
友光 《科学中国》2006,(5):44-45
说起来可能会令人惊讶,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压力。权威的压力问题专家说,生活中没有压力便会单调乏味,缺少刺激。压力能够给生活增添色彩、挑战和机遇。但是,过多的压力将会严重地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在如今充满压力的世界中,一个主要的挑战就是要使生活中的压力为人所用而不是与人为难。  相似文献   
10.
友光 《科学中国》2006,(8):44-46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创造“超级运动员”的研究正在逐渐成为现实,如果实验取得成功,这将是体育界的一项重大革命。[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