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到对孩子的教育,有这样一种说法:西方是“拇指文化”,专拣孩子的优点,竖起大拇指表扬;东方则是“食指文化”,专挑孩子的毛病,伸出食指指责。邻居的小孩小霞,是个高三学生,聪明懂事,可就是个性不强,缺乏灵气。父母对她的期望值很高。严厉的管教,使得孩子脸上终日布满与她年龄不相吻合的老成和焦虑,缺乏青少年应有的笑容。小区里许多孩子都属于小霞这个类型:“家教过度”,堵死了他们智慧的“巧眼”。教育要留有“空白”,要给孩子必要的自主时间和空间,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教育需要大眼光。大眼光就应该拉长一点…  相似文献   
2.
孩子尤其是男孩,成年之前从不打架者恐怕没有。我曾在吃饭时提出这个论题。刚上初中日见老成的儿子,竞慢条斯理地说:“小孩子嘛,最好别打架。”我为之一惊,问其理由。答曰:“打架者,两败俱伤也!”瞧。把他刚学不久的“之乎者也”几乎都用上了。  相似文献   
3.
旧时,广州有几种被人们排除在七十二行之外的畸形行当。主要盛行于清末民初,有的畸形行当甚至一直保持至解放初期。一、媒家馆昔日,广州一些妇女随行就市,根据市民的需求经营起了媒家馆。此馆有如时兴的婚姻介绍所,不同的是媒家馆所介绍的均,  相似文献   
4.
“咳!终于突出重围,摆脱了可恶的白大褂的围剿。”我喘了口粗气,庆幸又逃过了一劫。在那位老者的呼吸道里,我赶紧清点球菌弟兄的数量,铺排潜伏计划,盘算着何时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5.
6.
2008年9月3日,笔者在一间食府与魔术师吴苏雄的入室弟子、世界上最年轻的魔术师叶益彰一家共进晚餐,席间观看了小益彰的表演,十分感慨:既为吴苏雄先生的慧眼识人,也为小益彰的聪慧伶俐,更为“奇乐”大师与童年弟子对中国魔术的弘扬之心。  相似文献   
7.
春节长假之后,按照以往惯例,企业和公司又到了“换血”时节。“换血”者,人才的辞旧换新是也! 当今中国的人才市场,实在是一言难尽。一方面,各地各行和各业都高喊“人才短缺”,斥重金开高薪到处“挖”人才,“抢”人才,但人才仍然短缺;另一方面,许多有经验很能干但无文凭的真才,却被束之高阁,下岗废置,冷落有加,概因他们没有入行进门的那块“敲门砖”。由于用人观  相似文献   
8.
叶炳昌 《陕西教育》2010,(1):114-116
据愚小考,“师道尊严”,可能出自《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尊严。”  相似文献   
9.
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缺点如数家珍,指指点点,对明显的优点却视而不见。这,便是中国家长的通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增高的烦恼     
我儿子是个篮球迷,可偏偏是个小个子.为此,他整天琢磨的不是如何努力提高学习成绩,而是怎样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