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各国文化   6篇
综合类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学术界一些先生认为老子是非道德主义者,因为他主张绝仁弃义,老子又是弃智主义者和不重视知识和人才的人,因为他主张不尚贤。实际上这些指责,都是出于对老子学说的本质和主旨不甚了解或心存偏见。  相似文献   
2.
为学日益与为道日损——老子认识论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为学日益老子对知识、智慧的态度从现象上看似乎是矛盾的。他一方面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三十三章。以下引该书只注章次),“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五十六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五十三章),表现出对知识、智慧的重视与肯定。另一方面,他又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十九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六十五章)似乎对知识、智慧持批判否定的态度。实际上前一种知,是合于大道之知,人也只有具有这种合乎大道的智慧、知识,才能“行于大道”。后一种智,是世俗的经验之智,是一种聪明巧伪…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学说超越了旧的局限 ,做出了合乎时代需要的选择。在宗教观方面 ,他高扬理性和人文主义精神 ,表现出从主宰之天向自然之天过渡的时代特征。在政治观方面 ,他改革周礼 ,解放主体精神。他发现了中庸 ,试图为道德本位主义的儒学奠定本体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墨家学说至战国中期已成为显学,给予庄子以较多影响(1)墨子批评周礼繁琐,庄子则以周礼反自然而予以否定.庄子赞同薄葬节丧,以寓言故事嘲讽厚葬久丧之害,并从自然高度给予薄葬节丧以理论支撑.(2)庄子吸取墨子对孔子仁学的批评,主张至仁无亲,赞成兼爱无私.(3)庄、墨忠孝观比较接近.(4)为利而非攻与贵生以反战.(5)<庄子>中多处散见墨学观点.另外,庄子多次批评儒墨之辨,是针对诸子争辩现象而发.  相似文献   
5.
《淮南子》绝代奇书孙以楷半个世纪前胡适称《淮南子》为"绝代奇书"。《淮南子》之奇首先在于它的作者刘安的遭遇之奇。刘安是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被汉文帝封为淮南王,都寿春。这样一位皇室贵胄,这样一位显赫的王爷,不好犬马,却广招天下方术之士,不...  相似文献   
6.
杨朱大概是中国学术史上最倒霉的一个人。关于他 ,学人很自然地想起孟子对他的指责 :“杨朱取为我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这是非常形象的揭露一种极端自私的品质的描述 ,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极深 ,以至于只要一提杨朱 ,人们就把他作为极端自私的典型。但是 ,这恰是被歪曲了的杨朱。杨朱是春秋末战国初期著名的道家学者 ,他的学术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庄子·徐无鬼》称 :“儒、墨、杨、秉四 ,与夫子为五。”在庄子时代 ,以杨朱为代表的学派能够与儒墨并提 ,可见其学术地位之高。直到战国末期 ,韩非依然将杨墨并提 :“杨朱…  相似文献   
7.
关于留侯张良的故里,自《史记》起,在所有有关史书的记载以及史家的心中似乎是清楚的,但似乎又都并不十分确切。看来对于张良故里确有考证清楚的必要。《山西师陡学报》一九八○年第三期发表了周京堂同志的文章,认为张良是屯留人。《辞海》(一九七九年版)张良条,对张良故  相似文献   
8.
道的解析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也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老子》五千言,前人概括为道经与德经,“道”与“德”自是其基本范畴,但比较起来,道才是最基本的。“德”是“道”在具体事物中的体现,是各类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客观事物得自于道的,故称“德”。正因为如此,所...  相似文献   
9.
(一)《大学》的作者与成书《大学》是《礼记》之第四十二篇。宋以前似未独立成书,也未明作者是谁。北宋司马光、吕大临等以《大学》独立成书并为之解说。二程十分推崇《大学》,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朱熹《大学章句》)继承与发展二程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