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教育   3篇
各国文化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以刘百川在大港乡村教育实验区开展的集团化办学为分析对象,从辅导视察机制、研究进修机制与资源互通互学机制等方面对近代乡村集团化办学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研究表明,"共创共商型共享"是集团化办学的基础,教师队伍建设是集团化办学过程的中心任务,找准抓手是实现集团化办学教育目标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的就职环境向年轻人提出了自主进行生涯规化的更高要求。新西兰就业中心通过制定一套从中等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完整的生涯教育评估标准,为中学生提供了系统、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涯规划指南。该标准以学生的生涯管理能力为核心,以领导力、信息系统、项目与服务为依托,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弱势群体、强调多方参与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这些标准的研究,以期对我国教育部门制定生涯教育的政筻以及中学开展生涯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镜。  相似文献   
3.
常道直编译的《平民主义与教育》是杜威Democracy and Education一书在中国最早的译本。该译本是由杜威在北高师讲学时的课堂笔记整理、编订而成。故而,在语言风格、章节布局上,与原书存在些许差异。而《平民主义与教育》却具有脉络清晰,不枝不蔓,兼有专著与教材的优点,具体表现在三方面:注重教育研究中核心概念的界定与探讨,强调运用举例法解释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条理清晰、要言不烦与图文并茂。瑜不掩瑕,该译本也存在教育理论性不强,译名前后不一致等缺陷。  相似文献   
4.
说“校长”     
“校长”顾名思义,即一校之长,一个学校的最高管理者。但是,中国古代学校的管理者并不称作校长。自从有学校开始,管理人员名称可谓各不相同。商周时期,学校的管理者称为“大乐正”或“大司成”。汉代,在中央“兴太学,置明师,并制定博士弟子制”;在地方上设置“文学校官”、“五经百石卒史”等职务来管理学校。魏晋时期,学校中设有“校官”。而隋代则设祭酒管理学校。唐代学校除祭酒之外,还设馆监来统辖;宋代除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外,在名山胜地常常设有书院,书院中主持教授者称山长、院长或洞主。元明清三代大体沿袭前代的做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