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各国文化   2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梵志诗校辑》匡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在对王梵志诗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王梵志诗校辑》(张锡厚著,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1版)中出现的漏校、误校、误注及整理失当之处,提出了一些匡补意见。《〈王梵志诗校辑〉匡补》全文约七万字,其中一部分已发表于《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一辑。  相似文献   
2.
孝道在中国古代儒家伦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自西汉刘向《孝子传》(一作《孝子图》)以来,曾经出现过许多种题名为《孝子传》的著作,但大都早已亡佚了。清代茆泮林所辑《古孝子传》,即汇集了九种《孝子传》佚文,断简残篇,难窥全豹。敦煌石室所出《孝子传》(拟题)残卷五种,经过王庆菽先生综合校理,收入《敦煌变文集》卷八,是保存佚文较多的一种。其后徐震堮、蒋礼鸿先生又加补校(注),千载以前的疑文讹字,遂能涣然冰释于一旦。其偶有未尽者,兹再为捃拾若干条,以期有助于读者之省览。井泥已尽,可以(?)(索求)出我。(901页) 原校“(?)”为“索求”二字,非是。《敦煌变文集》137页(以下引文出自《变文集》者,但标页码,不赘书名)《韩朋赋》:“成功(?)女,始年十七,名曰贞夫。”  相似文献   
3.
白话诗人王梵志唐代就被称为“菩萨示化”(冯翊子《桂苑丛谈·史遗》),现代也有研究者称他为佛教诗人。这当然很不准确,因为王梵志诗的精华恰恰是那大量现实性很强的世俗作品。但是不可否认,佛教思想确实也是王梵志诗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些诗作大多是表现天堂地狱、因果报应的迷信观念,反映了唐代下层社会的思想意识中,  相似文献   
4.
敦煌变文的发现迄今已近一个世纪了。最早汇集变文材料成书的是周绍良编《敦煌变文汇录》(1954年),而影响最大的则是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1957年)。潘重规评论说:“王编根据一百八十七个写本,过录之后,经过互校,编成七十八种。每一种,篇中有旁注,篇末有校记。就资料供应,披阅便利方面看来,已被国际学者公认是所有变文辑本中最丰富的一部。王重民先生自己也称:‘这可以说是最后最大的一次整理。’因此,自西元一九五七年出版以来,海内外研究变文的学人,无不凭藉此书为立说的根据。无疑的,‘敦煌变文集’在国际…  相似文献   
5.
敦煌本《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云:“诗赋却嫌刘禹锡,令章争笑李稍云。”(《敦煌变文集》653页)这位与刘禹锡并列的李稍云究竟是何许人呢?他是生活在初、盛唐之交的酒令专家。这里说的“令章”,就是酒令,如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衡阳放酒,熊咆虎噑,不存令章,罚筹蝟毛。”孙棨《北里志》:“郑举举者,居曲中,亦善令章,尝与绛真互为席纠。”《太平广记》卷二五七《周顗》(出《抒情诗》):“唐处士周顗洪儒奥学,偶不中第,旅浙西,与从事欢饮,而昧于令章,筵中皆戏之。”敦煌本《维摩诘经讲经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