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运用文本分析、田野考察等研究方法,融合特纳仪式理论、族群理论等,基于福建珪塘"三公下水操"仪式中身体运动为研究样本,对历史记忆、身体运动及族群认同之间的相互逻辑进行探究.认为,乡土社会仪式中身体运动的展演具有重要的历史记忆保持与传递功能;在身体运动呈现历史记忆的现实场域中,始发性历史记忆勾勒出民间乡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源起,建构性历史记忆强化了族群认同,历史记忆的现实"结构与反结构"升华了身体运动象征内涵;在历史情景再现的场域中,论证了历史记忆、身体运动及族群认同三者之间的相互建构逻辑.  相似文献   
2.
3.
文章根据21世纪初期的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要求,提出高素质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目标及实现建设目标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4.
挖掘中华体育的精神内涵,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建设体育强国,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体育精神形成于运动实践,形塑于体育人物和运动事件的互构场域中。爱国主义精神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要求,无私奉献精神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遵循,集体主义精神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原则,顽强拼搏精神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动力。构建情境场域、讲好中国故事、强化主体性行动等是中华体育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之道。  相似文献   
5.
刘明云 《河南教育》2009,(7):123-123
区域环境是幼儿发挥主动性与自主性的重要场所,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空间,自由安排活动时间,并在与环境、材料及同伴的相互作用中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人们提倡"激励"教学、"赏识"教学,于是课堂教学中"你真棒""你真能干""你能行""你真聪明""你的回答很有创意""你的声音真洪亮"等等表扬的话语不绝于耳。虽然这些表扬话对学生来说的确是一种激励,学生会因此更加自信、更加欣赏自己。但是,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