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体育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伟奇 《收藏》2009,(4):121-121
笔者藏有一枚“乾隆通宝”宝福局小平钱,其铜质精良,直径24.50毫米、重3.86克(见图)。正面“乾隆通宝”中的“通”字为方头单点通,文字清晰,背面穿左右为满文“宝福”,字体较长。钱体呈青白色,一般人多称其为白铜钱。最近,笔者翻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在“钱法志”条目下见到一段记载:“乾隆五年,开福建鼓铸局。”“开局于省城,设炉八座,钱幕满文‘宝福’二字。每年二十四卯,铸青钱四万八千五百三十三串三百有奇。”可见,此枚乾隆宝福局铸钱应称为“青钱”。  相似文献   
2.
叶伟奇 《收藏》2014,(5):95-95
马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无论是在农耕、交通运输,还是在古今中外血雨腥风的战场上,马都给人类立下了汗马功劳。《易·说卦》:"乾为马,坤为牛。"以"乾马"指纯阳之气。古人视马为刚健、明亮、热烈、升腾、高昂、昌盛、发达的象征,各种宝马名驹备受追捧;汉武帝为获得西域"汗血宝马"不惜两次远征大宛,并将宝马图案印铸在钱币上,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白金三品"之马币。  相似文献   
3.
叶伟奇 《收藏》2010,(2):136-137
大朝通宝钱不见于史籍记载,近年来虽有不少出土发现,但泉界对其争议颇多。丁福保《古钱大辞典》录有诸家论说,认为“大朝通宝当为蒙古未改国号大元以前所铸”;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甚至殆为臆造之属。直至1986年,宁夏银川修缮始建于西夏中晚期的拜寺口双塔,在清理西塔塔刹时,发现了一枚与元代早期文物一起贮藏的银质大朝通宝钱。  相似文献   
4.
叶伟奇 《收藏》2010,(4):132-133
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郑和作为明王朝的使臣,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远航10万余里,足迹遍布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和东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奇迹。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了中外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郑和船队不仅满载着丝绸、陶瓷等中国特产,还带去了巨额的国际贸易硬通货“永乐通宝”(见图),受到当时各国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叶伟奇 《收藏界》2013,(8):71-73
"福建通宝"铸造于辛亥革命时期的福建,是辛亥革命历史的见证物。1911年11月9日,革命党人响应武昌起义在福州举事,经过一天激战,光复福州城,成立中华民国闽军政府(亦称"福建都督府")。闽省光复之初,军政支出浩繁,而府库空虚,财政极为困难。为  相似文献   
6.
叶伟奇 《收藏》2009,(11):118-118
台湾是中国最早自铸使用银币的地区之一。从清中期开始曾多次开铸银饼充作军饷使用,最为著名的有寿星银饼、如意银饼、笔宝银饼等。晚清时期,台湾省还采用机器铸制了“光绪元宝”银毫辅币,投入市场流诵使用。  相似文献   
7.
叶伟奇 《收藏》2008,(12):123-123
数年前,笔者从福州市花鸟市场地摊上觅得一枚奇特的“光绪通宝”圆形方孔钱。此钱为铅质,直径22.50毫米,穿径4毫米,厚1.8毫米,重4.95克。其面文对读,背穿左右分别为满文“宝福”二字。文字朴拙,铸造粗糙,穿口呈不规则的圆形。通体灰黑色,间有土锈(见图)。“光绪通宝”为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淮在位期间(1875-1908年)铸造的年号钱。所见有红铜、黄铜、白铜质地者,唯独不见有铅质钱。  相似文献   
8.
叶伟奇 《收藏》2009,(10):144-145
红色货币是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发行的各种货币的统称。根据发行时间的先后,钱币收藏界一般认为红色货币可以分为“苏维埃币”“抗币”和“区币”三种类型。“苏维埃币”发行于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9.
花钱上的兔     
叶伟奇 《收藏》2011,(10):85-85
中国的生肖文化源远流长,兔的图案在古代生肖花钱上较为常见。俗话说"生肖十二种,每人一属相",因此生肖花钱历来受人欢迎。兔在十二生肖中排在第四位,与地支中的"卯"相对,是善良和乖巧的象征,历代铸造的生肖花钱上卯兔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主题图案之一。  相似文献   
10.
叶伟奇 《收藏》2011,(2):90-90
笔者藏有一枚奇特的晚清时期浙江省造光绪元宝铜元。此铜元正面珠圈内有"光绪元宝"四字及六瓣花星纹饰,珠圈上方有"浙江省造"字样,左侧有满文"宝"字,下方有汉文"当十",背面中央为蟠龙纹。这枚铜元的奇特之处在于正面无满文"浙"字,却多出"光武二年"四个汉字,背面除蟠龙纹外还多出了嘉禾图案纹饰(图1)。此铜元上的"光武二年",当为朝鲜李氏王朝最后一个君主高宗李熙的年号。1897年李熙改年号为"光武",改国号为韩国,自称光武皇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