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篇
体育   17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埋伏笔,让教学在互动中导入 一年之季在于春,一课之季在于"头"。课堂的导入犹如"戏剧序幕、乐曲前奏。"导入的效果对整节课教学起着"定调"的作用。教师生动的语言与富有情趣化的问题将是吸引学生的关键。而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课堂导入形式单一、枯燥,虽然有的教师也注重了情境的设置,但显得十分"空洞"。  相似文献   
2.
唐善计 《体育师友》2012,35(5):21-22
一、在生活情景中点燃儿童求知欲望 情境导入:(准备)……师:“小朋友,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不会走,只会跳的动物P-57别急,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再告诉老师好吗?”  相似文献   
3.
浅谈“示弱策略”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示弱”不是无能的表现,它是一种态度、一种策略,也是一种风格。在教学中适当的应用可以盘活课堂还能增添和谐的互动氛围,主要表现为:真示弱,化尴尬为掌声;假示弱,变矛盾为动力;巧示弱,借幽默为风格。  相似文献   
4.
<正>"嘀咕"是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引发学生"嘀咕"的成因很多,而在每一种原因背后都蕴藏着值得一线体育教师反思的教学资源。一、倾听,让"嘀咕"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5.
<正>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在强调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但是,也有部分教师经常担心自己引导过多,有牵着学生走之嫌;也有的教师过分追求教学的开放性,导致出现很多新弊端。对此,如何避免以上矛盾,笔者认为,教师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时机"。  相似文献   
6.
<正>"前滚翻"课堂片段:示范指导后,进行分组练习。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在一个接着一个地练习。我正在其中一组巡视指导,忽然听到一组学生发出哄堂大笑。转过身去一看,其中有个学生脸涨得通红,尴尬的表情无以言表,估计大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中,同一个技术动作,学生犯错的形式可能有很多种,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纠错方式、方法。然而存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忽视了这方面的研究。有的在纠正学生错浜时,不分情况一律采用“集体纠正”的形式,搞“大锅饭”。也有的在纠正学生错误时,习惯性的把种种错误…一‘列举,认为“油多不坏菜”。  相似文献   
8.
情景描述 [七年级(男生)技巧"头手倒立"]……"头手倒立",这是以前再熟悉不过的体操动作,动作要领记得滚瓜烂熟.于是,我没有做太多的准备,信心满满的去上课了……结果,第一次示范由于大意,举腿时失去平衡,翻过了.我的脸通红,只感觉到心怦怦直跳,真后悔自己课前没有提前练习.于是,不好意思的敷衍了几句,卯足了劲准备第二次示范.担心、害怕,一起袭来,我突然感觉自己开始紧张起来.在迅速揣摩动作后,进行了第二次示范.差点又犯同样的错误,双腿在空中摇晃了几下,幸运的是还好控制住了……  相似文献   
9.
<正>"安全"一词对于我们教学而言,既涉及老师,也关系学生。对于教师而言,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伤害,而带来"不安全"心理;对于学生而言,由于一次或二次的运动损伤,而对某运动项目产生抵触心理,产生"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效应。从而也给体育教材中的很多内容戴上了"不安全"的帽子,致使老师不敢教,学生不愿学。使这些教学内容,失去它应有的价值。那么是谁拿走了我们的"安全"?我们又该如何让这些"不安全"教材回归课堂呢?  相似文献   
10.
唐善计 《体育教学》2013,(12):52-52
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一些“精彩镜头”并结合自己的语言,将一幅幅感人的教学画面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深刻启迪,并补充了“正能量”,从而达到激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