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体育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3.
孟浪 《中学生物学》2005,21(3):63-64
细细阅读了新课改的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之一--<高中生物(苏教版)>(以下简称<教材>),不禁掩卷长思,中学生物教学的革命已经到来.笔者认为新<教材>的编写处处体现着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教育理念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对训练有效性与比赛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的肌肉力学特征、供能系统特征和滑行技术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力量训练要从专项角度需要出发,注意发力时机与膝关节发力的角度,使力量训练与专项技能之间的转化更为直接、有效。认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存在的一些弊端,导致运动员下肢比较粗大、肌肉横断面大、技术相对粗糙和不稳定等问题;应摒除陈旧的力量训练观念,采取提高神经对快速募集肌肉能力、肌肉速度力量与超等长力量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等方法,提高我国速滑短距离运动员专项力量。  相似文献   
5.
孟浪  赵鉴 《冰雪运动》2010,32(4):13-17
高原训练是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探索高原训练对速滑运动员红细胞变化和机能的影响,提高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的能力,缩短我国速滑运动与冰雪强国的差距,促使我国速滑运动更加广泛地采用高原训练作为提高速滑运动员基础能力的有效途径。采用海拔l 917 m高原对速滑运动员进行陆地训练,结果表明在5周的高原训练过程中,以及结束高原训练回到平原的1周内运动员的(RBC)和(Hb)比高原训练前均有显著提高;在回到平原的第2周内,运动员的RBC和Hb比高原训练前均有明显提高,表明参加高原训练有益于提高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6.
心理研究者认为:人们的一切行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具有一定的目的取向,一般来讲,人们对某项事情的积极性取决于他是否有较强的动机。动机强烈,则积极性高,成绩大;动机低落,则积极性差,效果亦不显著,所以说,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当然,人们要想做成一件事情,达到一个目标,光凭内在动力是不够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那么鼓励人们去完成某项任务的外部动力是什么呢?是激励机制,因为激励是运用外部诱因激发人的创造精神,鼓动人的主动精神,从而达到调动人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