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体育   26篇
  202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宋学玉  宋玄 《武当》2007,(12):7-7
古训曰:劈峰斫石,纵能绝技惊天,终为末技;一拳一指,即使登峰造极,亦落下乘。习功者须知,刚有所伏,勇有所制,生必有克,阴阳不孤。余览功家良技过百,以为兹呈高下者惟驭功之人尔!今阐此言  相似文献   
2.
宋学玉 《武当》2007,(9):40-41
山中品茗间,捧起二十余年前精读过的道书,悉心细览时,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将茶香与云海沁彻五内,让人醍醐灌顶。放下书卷,面对深幽的空谷长吁一口,用一张纸的厚度与古人试较高低,倍觉天遥地阔之隔,让我更加明白自己永远都是个学生!  相似文献   
3.
龙盘虎踞的楚北长春观位于武昌大东门双峰山前,是闻名全国的道教十方丛林,因元代名道丘处机曾修炼于此而得名。这里文化积淀丰厚,历代仙真辈出,参访者不乏名士高人和政坛要人,是一处慕道者的必谒之地。而鲜为人知的是,就在这里隐居着一位仙风道骨、饮誉当今宗教界的高真--谢宗信道长。 谢宗信,湖北人,1911年出  相似文献   
4.
宋学玉 《武当》2010,(7):10-11
龙门十三形是武当全真龙门派(简称武当龙门派)拳法的灵魂,始终贯穿于每一个拳术套路之中,且以身手步法协作的应用形式出现,是形成龙门派拳法特征的关键。诸如狼形取其奔之意,坐腰而出,身步相欺,蹿闯扑杀,名曰“狼奔”;猿形取其灵,身严步灵,手惊心灵,身手之快,迅捷异常,名曰“猿灵”。  相似文献   
5.
宋学玉 《武当》2024,(4):47-49
<正>《天罡七星灵陨功》是一部内外精修的道家康养健身功,为近代一百零三岁的山林高隐罗至皓道长传出。在近三代传人中除了赵理琨老人2005年,九十四岁仙世,上溯三代年龄均过百岁且生活自理耳聪目明。罗至皓道长青年时期拜北镇庙龙门派二十一代万至平为师,后在陕西翠华山生活五十三年。解放前后由于居所受到干扰,遂隐于华山。他每至寅时练功,夜则拜斗炼炁,擅服炁术,白天常为当地百姓疗疾,直至1957年安然度过百岁乃去。曾在华山生活过的长寿老人黄至一、杨仙洲、李理鹏都是当代见证者。  相似文献   
6.
宋学玉 《武当》2007,(6):6-7
道教武术有内外之别,其根皆在“养”、“御”二字,乃与“道”旨相合,非唯太极、形意、八卦可以统代,枢密甚深。而道教内家拳独树一帜,具有“形不露体,内外兼修”的特质,故而历代嗣传者均将开诀  相似文献   
7.
宋学玉 《武当》2007,(5):46-46
湖北黄陂云雾山玉清观中,曾隐居着一位远避尘嚣的鹤髯仙翁——毛至善道长。他艺承武当,系道教龙门派二十一代传人。多年来,他生活简朴,归守深山,终年精持道脉法绪,每日坚持打坐静修,九旬高龄尚能提笔书写  相似文献   
8.
9.
今年六岁的宋玄从小就在“龙门泰斗”谢宗信师爷身边长大,别看她年纪虽小,打起拳来可是神闲气凝,灵动逼人。小龙女自幼受到父亲宋学王的严格训练,并恩承于古都子、曾昭生、一尘道人、黄宗胜道长、清风道人、江诚力道长、圣钦法师等多位名宿大家指导。几年下来,跋山涉水剑履星霜  相似文献   
10.
宋学玉 《武当》2006,(12):5-8
17、闺阙展韵右拧身,右脚回收成左拗步。身形左转;同时,右掌向右划圆过头后捏拳下落至身体左前方,左掌对称划贴于右肩,目前视(图41)。右转身,双手向右划一立圆,收至右胁旁成蝶掌。右足抬脚跺地,左脚乘势前插成弓步,两掌保持掌形向前击出,目视前方(图42)。重心移至左脚,两掌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