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体育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年幼时即喜欢钓鱼,至今已退休兴趣有增无减。读了2005第七期《黑鱼趣谈》一文,不由得翻开了脑海中的一幕:记得30多年前夏季的一天,在乡间的一条土道上(宽近10米,两侧有不同的两个水域),从路一旁浅水坑蹿上一条黑鱼,约一斤来重,只见它扭曲着身体快速横过土道。土道高出水面一尺多,当我跑过去时它已顺坡钻到大路另一边的水域中。我站在路上看看,心中纳闷,黑鱼怎么知道路这边也有水呢?时至今日,《中国钓鱼》解开了我多少年前的困惑。  相似文献   
2.
庞联举 《钓鱼》2004,(7):46-46
我是一个老钓友,近几年来,我国的钓鱼活动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钓技和理论都提高很大一节。这当然归功于一些垂钓刊物和广大的作者,没有媒介的介绍,钓鱼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不会有这么快、这么广。其中,有不少好的文章,对新老钓鱼爱好者起到了指导作用,但有的地方也存在定的问题,在这里不妨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钓鱼与温度     
庞联举 《钓鱼》2005,(3):28-28
垂钓是一项综合多方面知识的活动,除了调钓和用饵之外,还涉及气候、地形、水情、鱼情等诸多因素,也是钓鱼高手厚积薄发,随机应变的先决条件。野钓中有“三分钓技、七分钓位”之说。虽说三七开不完全准确(因为还有很多其它因素),但是足见客观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庞联举 《钓鱼》2005,(18):26-27
目前,有关钓技方面的总结很多,钓具也比过去先进了不少,使得钓鱼活动在人们的业余生活中更加丰富多彩,凡是钓过几年鱼,读过一些钓鱼文章或有关书籍的钓友,在调钓和用饵上都有自己的一套见解。然而在实际运用当中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运气时好时坏,虽然也能钓上鱼,但是常不如他人钓得多。钓鱼本无常胜将军,有~定的偶然性,这无可厚非,重要的是应该善于总结,特别是找出失败的原因。古人云“心之官则思”。垂钓本身是在诱钓,所以应该从主观因素上想办法去适应客观,也就是鱼的需要,这即是“应变”,应变不是想当然无根据地突发其想,而是经过主观上的观察,客观地分析(这需要较扎实的基本功和较丰富的经验)作出较正确的判断。在这方面往往因个人阅历不同,认识上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