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体育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汉语中的四字结构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比一般词语有着更强的表现力,是人们喜欢用的一种精粹的语言材料.无论是汉译英中的四字结构的英译,还是英译汉中对四字结构的使用,都应遵循“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2.
语言和权力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人物的语言、服饰、舞台位置等均可构建或瓦解人物的权力关系,而语篇则是实现各种权力关系的空间.权力也不是永恒的,它是动态的和相对的,它始终是在社会斗争中被赢得、使用或丧失.权力的大小和有无,最终取决于那些支持它或抵制它的人们,从昆剧《西厢记》和京剧《凤还巢》其语篇中可窥见。  相似文献   
3.
胡海涛  彭贝妮 《考试周刊》2015,(22):100-101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本文从隐喻的认知角度指出应重视英语基本词汇的教学,通过隐喻深入讲解多义词和构词,并且要注意隐喻反映在英汉词汇上的文化异同。积极借鉴隐喻的认知理论,必将推动英语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4.
彭贝妮 《海外英语》2012,(13):235+247
该文通过对隐喻理论的回顾,重点介绍当今影响深远的Lakoff和Johnson的"映射论",并详细介绍了隐喻的几种形式,从而反映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修辞手段,更是同人类思维及认知密不可分;与此同时,隐喻的研究也是跨学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