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体育   1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所谓原则,就是某物赖以立足的根据,是贯通并且支配着某物的整个结构和本质的东西。对话教学的原则绝非以简单地列举诸如科学性、实效性等就可以草草了事的。必须确定那些使对话教学成为对话的那些根本性的东西。即对话在何种意义上具有对话性。在这一意义,对话教学只有这一问题真正地呈现出来,对话教学的现实性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现象学教育哲学引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解说了现象学视野里教育这诞生和演进的历史进程,评介了各派各家精要的理论观点,昭示了“面向事实本身”的学科研究的真本,追问了“教育困境”和“价值衰微”的深层机理,悟出了面积“生活世界”,“人生”和“生存关系”,才是喾产理论的构建的实质性源头。  相似文献   
3.
认知——发展理论是从发生学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和知识、道德发生发展的理性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的德育方法是由杜威提出的,后由认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代表皮亚杰、柯尔伯格、埃里克森等推进和发展。杜威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中首次提出了发展性的德育思想,他认为思维在德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展是德育的根本目的,而发展是通过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实现的。道德品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密不可分的部分组成。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依据。而道德认识是指儿童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取向最形象、最鲜明同时又最深刻地体现了现代性特征,这既与教师的职业特征有关,也同历史和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有关。教师职业道德面对失范和重建的双重困境。反思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时代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师”和“教育”,从而提出“新时期的教师将何去何从”这样的生存论疑问。  相似文献   
5.
人的进步不但包括社会关系、政治制度的进步,也包括人类内在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个具有内在道德体验的人才会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个体才会表现出和谐的行为。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和谐与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将人的存在看作是自我发展的潜能,将健康人格作为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使人格发展研究更进一步地趋近于人性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这对当前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塑极具现实与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认知——发展理论是从发生学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和知识、道德发生发展的理性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的德育方法是由杜威提出的,后由认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代表皮亚杰、柯尔伯格、埃里克森等推进和发展。杜威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中首次提出了发展性的德育思想,他认为思维在德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展是德育的根本目的,而发展是通过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实现的。道德品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密不可分的部分组成。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依据。而道德认识是指儿童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本认为,当前师德建设必须以现实性为基础,以具体性为出发点,以制度伦理建设为关键,只有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建构造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有效的师德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来源社会支持与听障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亲社会行为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接纳的调节作用,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接纳量表、亲社会行为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对359名听障青少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均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听障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且家庭支持的预测作用更强;(2)亲社会行为分别在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3)听障青少年自我接纳可以调节中介模型中朋友支持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即相对于高自我接纳个体来说,朋友支持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低自我接纳听障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本研究揭示了不同来源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机制,为促进听障青少年社会参与和融入、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