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以武术“标准化”作为研究对象,从武术国际化传播与发展的角度对武术“标准化”理念的基本内涵、实践意义以及基本表现等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研究指出:武术“标准化”是基于有效实现武术国际化传播,并针对规章制度、计划构想、组织结构和具体实施等环节制定和建立一系列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的系统;在武术国际化传播的过程中,“标准化”可以被解构为“统一”、“简化”、“协调”、“优化”的理念体系;通过制定和实施统一、严格的量化标准,可以有效地推动武术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理念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而音乐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作为一种没有界限的心理语言,其独特的魅力令人陶醉,能够在给人以精神美的享受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灵和情操。因此,在大力提倡和落实“减负提质”的今天,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的熏陶作用,就成为每个音乐老师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体育消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研究认为,随着消费由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的文化、社会心理和身份象征的功能转化,体育消费的符号性特征日益凸显,实用性逐渐退位.体育消费不但是经济意义上的消费者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也成为了建构个人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媒介.  相似文献   
4.
蔡琰的《悲愤诗》情感真挚,动人心弦;继承了汉乐府叙事和写实的传统,具有高度的开创性和艺术性;她的诗展现了她作为女性的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她用她的悲愤反映了整个时代、整个社会的悲痛,她的诗有着深刻的独特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查阅了大量关于武术套路审美问题的学术论文,以及关于审美学的学术专著,以竞技武术套路作为研究对象,在审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武术专家、学者的建议,最终选择从审美属性、审美功能、审美表现和审美追求四个方面对竞技武术套路进行关于审美视角的研究,旨在实现对竞技武术套路日益凸显的审美属性的认知,促进竞技武术套路在现代社会中的科学化、合理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传统美学和现代艺术学的理论对“武术意境”展开讨论.研究认为:(1)“武术意境”是通过特定的武术形象而诱发出的一种境界和情调,是构建在独特的、艺术化的武术形象之上的艺术体验,并以一种情感体验的方式存在于观赏者的主观意识中.(2)“武术意境”源自“情”与“景”的交融.“情”所指向的是拳家们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所拥有的体验、思想、理想、情趣等方面的总合;“景”是指观赏者对武术这一审美客体观照之后而产生的艺术化的联想或想象.(3)“武术意境”源自“虚”与“实”的创构.“实境”是演练者用肢体的运动所创造出的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武术形象;“虚境”是观赏者对武术“实境”进行主观想象的结果.(4)“武术意境”为审美主体展现了充满审美想象的艺术空间,是体现武术艺术价值的高级形态,是武术艺术性存在的显著标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