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体育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醴陵县通过开展“创百所先进小学竞赛”活动,把全县小学教育办“活”了。最近,县委和县政府为开展“创百所先进小学竞赛”活动联合下达了文件。活动的竞赛条件是:比党政重视,看办学条件;比管理水平,看领导班子;比队伍建设,看师资水平;比办学思想,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比勤工俭学,看劳动教育和劳动成果。同时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每年检查验收一次,达到条件的,发给“先进小学”证书,并给予奖励。目前,全县670所小学,已有154所报名参加竞赛。竞赛活动把“党政重视”列为第一条,促进了各级领导支持教育,把群众办学搞“活”了。两年来,全县社队自筹资金260万元,兴修教室582间,住房799间,礼堂38间,建筑面积74000多平方米。竞赛条件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2.
有关专家研究认为 ,校风建设一般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为规范层面 ,比较强调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和纪律约束 ;第二层面为内化层面 ,即校风已内化为个人或群体的理念与行为 ,这一层面是校风建设的理想境界。对我们学校来说 ,校风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迈向了后校风建设阶段 ,即理想境界阶段。如何使这一阶段的校风建设取得最佳效果 ,还有一些理论需要探讨。本文就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些浅述。一、丰富内涵 ,使校风建设饱含时代气息校风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历史内涵 ,纵观部分高校的校训校风资料 ,不难透视其历史的胎…  相似文献   
3.
去年以来,醴陵县委采取有力措施,使全县民办教师的生活待遇普遍有所改善。落实工分报酬。去年,醴陵县委先后发出两个文件,明确规定“民办教师全年的工分报酬应略高于生产队的同等劳力。”执行这两个文件后,这个县四十二个社镇的三千三百多名民办教师,收入都有增加,百分之六十的民办教师工分报酬比同等劳力高百分之十左右。改善生活福利。一是增加生活补助费。副食品提价以后,小学民办教师生活补助费,由每  相似文献   
4.
纵观我国教师教育的整个过程,缺失骨干教师尤其是专家型教师的培养成长渠道和机制。为此,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我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众多培训中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探索,开发了“中小学骨干教师跨学科培训项目”。作为“精品项目”,培训主要面向中小学层次较高的教师,以培养专家型教师为目标,以跨学科课程为特色,采取“理论引领、角色扮演、实践反思、课题带动”的研修策略,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七年多来,先后为江苏省及无锡市培训了673名骨干教师,在这些教师中不少已经成为特级教师、名师。以无锡市为例,从1999年以来,共有4期131名学员培训结业,在这131名学员中已经从中走出了22名特级教师和1名江苏省名师。跨学科培训的实践与探索,对我校中小学继续教育起到了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吉祥的月亮     
第十一届亚运会那熊熊燃烧的圣火,是藏族15岁的少女达娃央宗,从太阳那取来火种点燃的。亚运会期间我访问了这位“新闻少女”。“我很高兴参加亚运会。北京很漂亮”。达娃央宗忽闪着一双大眼睛说:“我是1975年5月5日出生的……”。“我1.56米高,学习成绩中上等”。她汉话讲得很好。原来,她上小学时既学藏文,也学汉语。达娃央宗说话不多,但有问必答。“你家是藏族人吗?”“是的。”达娃央宗生在拉萨市一个藏族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跨学科综合课程开发,是一个基于全院整体教育资源。集教学、管理、研究三位于一体的大型教改项目,意在探索和创新。时代要求教师教育院校打破封闭的专业结构和学科壁垒。提供开放的跨学科培训。因此跨学科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便成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域改革的当务之急。实战与研究证明:跨学科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有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不仅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而且是串联各学科继续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更体现了以综合为特征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全息”的.教育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外,其他如思维方式、情感意志、思想意识、道德人格等,无时不在被受教育者复写、摄影、扫描.我们不能忽视教育主体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本文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师人格塑造作些探讨,以求得大家的帮助.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指个人特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总和.所谓教师人格,是指主体在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也即思想、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对人格的塑造、其历史之久远,其影响之深广,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是不多见的.从史料看,仅儒学用来区分人格的名词,就有十几种.如圣人、贤人、仁人、大人、君子、善人、士人、人极、中行、狂者、狷者、有恒者、野人、小人、鄙夫、乡愿等.在中国历史上,《春秋远斗枢》描摹的“三皇”(即伏羲、女蜗、神农),超越而用世,中正而盛美,这种人格物质和精神风貌,可谓中国传统人格的最初雏形.《尚书·尧典》的人格标准是“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周易》的理想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