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体育   1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把花样滑冰作为艺术来观照,剖析花样滑冰中的民族美学蕴涵,认为花样滑冰具有中和之美,指出花样滑冰应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2.
冬季两项运动过程中射击前心率调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一级冬季两项滑雪运动员运动中和体育系学生运动后心率变化情况的测定,讨论了冬季两项滑行中的心率变化情况和射击时的心率水平,探讨了射击前心率调整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冬季两项运动中的心率变化和场地的坡度有关,也和在不同坡度上采用的技术有关.在射击前的心率调整方面,完全性休息的心率恢复快于300kgM.mln~(-1)负荷的心率恢复.同时也探讨了心率水平与射击准确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4名中短距离的青少年速滑运动员前后运动前后穴清FFA和HL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运动后穴清FFA含量有显著性增加(P<0.001~0.05),增加的幅度在40~60%。这一结果与Rodahl, K.,等于1964年测定的短时间激烈自行车运动后血清FFA下降的结果不同。我们认为,运动后FFA含量增加,除交感神经活动大幅度增强的影响外,与环境温度缳低所导致的某些激素的分泌量增加有关。本文认为,在为中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制定训练计划时,应考虑脂肪在供能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目的众所周知,速滑运动成绩,主要取决于运动技术和身体水平。为了提高我国速度滑冰的运动水平,除了对高水平的成年速滑运动员加强科学训练以外,对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和生理机能水平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的目的在于阐明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身体工作能力并间接推算最大吸氧量。为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科学依据。二、试验方法本文受试者为齐齐哈尔市重点体校速滑等级运动员10人(男、女各5人)。平均年龄男13.8±1.09岁,女14.2±0.4岁。500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距离速度滑冰比赛后的无氧代谢能力和血乳酸的分布情况以及血乳酸的堆积速度,为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依据,我们于1983年冬季分别对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四个不同距离的速度滑冰运动员,在比赛前和比赛后的血乳酸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专业传统的、单一的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应构建符合体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确立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尽快适应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改革高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严重滞后的体育专业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血清EPO及其相关指标在游泳训练中变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男子长距离游泳运动员大负荷运动训练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清游离睾酮(FT)的变化规律以及EPO与FT和血红蛋白等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经4周大负荷游泳训练后血清EPO、FT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血红蛋白等指标无明显改变;在一周的恢复过程中,EPO呈统计学意义的恢复,而FT的恢复不显著;FT与EPO在调整期恢复中的因果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以连续递增负荷的踏车运动,测定了34名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在不同工作负荷时的通气量、吸氧量、心率、最大吸氧量、无氧阈、氧脉搏曲线和呼吸当量曲线,确定了最大氧脉搏和最佳呼吸效率点及生理参数。探讨了最大氧脉搏、无氧阈、最佳呼吸效率点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为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85名大学生最大吸氧量的直接测定结果与间接测定结果的比较,研究了最大吸氧量间接测定法的准确性。为大学生网络健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连续递增负荷的踏车运动,报告了少年速滑运动员的最大吸氧量、通气无氧阈及相关生理参数。从数学、最大吸氧量百分利用率、绝对和相对有氧代谢能力三个指标探讨了男、女间最大吸氧量、无氧阈指标的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