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体育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梁凯明 《武当》2013,(2):16-18
在《太极拳论》中就有这样的关键语句:“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虽然字字珠玑,如果太极拳爱好者不熟识揣摩,却也难得门径。“内劲是太极拳修炼的核心”——在孙禄堂所著的《太极拳学》中论之甚详。太极拳要求“运劲如百炼钢”和“运劲如抽丝”,对太极内劲的练习需要严格按照整体柔顺,  相似文献   
2.
梁凯明 《武当》2012,(4):23-24
杨式太极拳的最大特征就是体松柔和,舒展大方,外柔内鼓,有掤劲拳术之称。在杨公澄甫遗著《太极拳练习谈》中也讲到"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也"。这里的所谓"刚"和"针",指的都是太极拳的内劲。当前有许多人练拳只见软不见刚,把柔理解成软,把柔与软混为一谈。太极拳之"刚",就是以腰为轴,利用太极拳的缠丝劲,牵动丹田充溢的内气,在瞬间发出的爆发力,亦称弹簧劲。这种劲是通过长时间周身放松、拉长,用柔缓的动作在去僵求柔中练出的先天自然之气(常说的丹田之气)所产生的,并非后天之拙力。太极拳之"柔",《拳论》上讲,"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掌握柔并不是松软,而是去一份拙力、蛮力,得一份柔劲后的缠丝劲。此为太极拳的精髓,非千锤百炼、天长日久,不易轻得。由此可以看出练好太极拳柔刚途径就是学会放松。  相似文献   
3.
梁凯明 《武当》2013,(8):20-21
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太极拳技击的核心就是内劲的修炼。要想练好扎实的太极拳技击基本功,对下列五个方面的问题,应有一个足够的认识。一、太极拳内劲的修炼在实战中,任何拳术都必须以"力"作为根本,太极拳也不例外,没有力就无法用于技击,只能作为强身健体的一种功法。太极拳讲究"放松"、"柔软"、"用意不用力","四两拨千斤"等等,但并不是完全否认力的存在,而是要求每位初学者换掉天生的笨力,具备太极拳所要求的"松柔弹性内力"——这就是太极拳内劲的修炼过程,也是个换力过程。学拳之初,必须严格做到无须用力。过了这个阶段,还要有较大的"本力"才行,只是所用的力不能是僵力、蛮力、犟力,而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