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体育   3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足协杯半决赛引出的三个疑问─连辽之战题外话珠海,江连锋最近一段时间,国内足坛最具爆炸性的新闻莫过于万达队声称在足协杯半决赛中遭遇黑哨袭击而宣布退出中国足坛的消息。围绕这一热点事件发生的前前后后,传媒可谓做足了功夫,报道得相当翔实,但笔者却有如下三个疑...  相似文献   
3.
自范志毅从英国返回申花俱乐部参加甲A联赛后,其表现受到了传媒和球迷的极大关注。继在对雅琪和海牛队的比赛中有上佳表现后,在联赛第四轮申花队客场与全兴队的比赛中,范志毅的表现却让人大失所望。用国家队主教练霍顿的话就是“范志毅情绪不稳定,与裁判纠缠太多,没...  相似文献   
4.
近日,从某报上读了“戴大洪质疑中国足协”的访谈录,该文文体活泼,观点鲜明,语言尖锐,不乏真知灼见,读后感觉颇为刺激。但细细琢磨,却发现味道不对,多有不妥。河南建业去年作为冲A热门队伍,表现相当不错,尽管最终未能冲A成功,但仍然让人看到了中国足球‘冲部崛起”的希望。但就是这样一支队伍,今年却要为保组苦战,并不幸降组,其表现让人大惑不解,大失所望。建业陨落之谜如何破解?不可否认,甲B联赛临近结束时,部分场次的比赛结果令人匪夷所思,“假波黑哨”传闻骤起。当甲B联赛第21轮五牛队4:2胜天润队,红塔队4:0股红…  相似文献   
5.
透析“陆俊受贿案”的实质──论传媒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传媒的话题始终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而在传媒上讨论传媒的是非似乎更显得不合时宜。这需要传媒有足够的气度和涵养,也需要作者有足够的胆量和勇气。然而笔者沉思良久,却怎么也按捺不住要对传媒说些什么。一、从陆俊诉《羊城体育》的名誉侵权案说起谁也没有想到几届“...  相似文献   
6.
国奥队出征越南前夜,发生了队内三名球员在广州某酒吧放纵自己寻欢作乐全凌晨三点仍不思归的“丑闻”。此事一经曝光,立即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关注。国奥队也旋即作出了如下处罚责成三人深刻认识错误的严重性,在全队进行深刻的书面检查;每人各罚款五万元人民币;留队察看以观后效,并保留进一步处罚的权力;如若再有上述违纪现象发生,将给予除名并向中国足协建议停止其参加职业联赛的资格。对I上述处罚,传媒和球迷普遍感觉比较满意。中是该处罚办法严厉之余还留有余地,没有把球员“一棒了打死”。俗话说“养兵了日,用兵一时”,眼下正…  相似文献   
7.
日前,在青岛召开的全国足球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足协主席袁伟民在发言中强调足球界和舆论界之间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要强化“一家人”的意识。在1998年中国足球各种矛盾集中爆发、足球传媒对中国足协进行“万炮齐轰”的情况下,袁伟民的这番话显然是意味深长。如何理解“一家人”的含义并处理好与足球界的关系无疑是足球传媒必须研究和掌握的一个课题。舆论界与足球界成为“一家人”的条件与阻滞应该说,与舆论界特指足球传媒有所不同,足球界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概念。它既包括足球行政管理部门足协,也包括足球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8.
枪打出头鸟     
中国历来有“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沉默是金”的成语和古训,这些词语在足球场上同样十分适用。这不,徐根宝和陈亦明就因为不谙此理,惹出了大麻烦。徐根宝已经“下课”了,现在再评论他多少有点残忍。不过分析“徐根宝现象”对中国足球不无裨益。前段时间徐根宝因“母鸡理论”惹出大麻烦。今年徐根宝可谓流年不利,步入了他执教生涯中第二个空前低迷的时期(第一次为1992年率领国奥队兵败吉隆坡之时),对万达实德队的滑坡和衰退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无能为力”。在此期间他提出“母鸡理论”不可避免地有为自己开脱责任之嫌,而且由于…  相似文献   
9.
现在什么样的定球评论最时髦、最有市场?可能非批评(判)抨击中国足协共的文章莫属。我们注意到,近期的定球传媒出现了一些言辞尖锐、观点鲜明的拙评甚至抨击类的文章。如《戴大洪质疑中国定协》《中国定球职业化——挂羊头卖狗肉》《足球圈=世外桃园》等,有人看后连呼过瘾,但笔者不仅实在高兴不起来,反而增加了几丝忧虑。推行职业化改革是一个国家提高足球水平的必由之路。无论如何,中国定球这条增子里走对了。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足球水平的提高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过程。实事来是地讲,职业化改革五年来,…  相似文献   
10.
当联赛进人事关升降组的关键时刻,中国足坛关于“假波黑悄”的传闻总是特别多。对此,大多数人已经见怪不怪麻木不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足球的一大悲哀。睁眼看“假波黑哨”中国足坛到底存不满在”假波黑哨”现象?现在再间这个问题多少让人感到幼稚和可笑。虽然查无实据,但从去年传媒开展的裁判问题调查结果,从若干比赛场次毫无悬念、几乎在意料之中的结果,从弥漫在中国足坛的不绝于耳的“假波黑悄”声即可证明这样一个事实:“假波黑哨”在中国足坛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那些所谓的”嫌疑球”和“问题哨”不用列举,相信大家心中都十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