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一、如何理解“时”首先,任何一个天气系统都是大气环流中相对独立的系统,其生存时间一般较短,教学中应突出因时而异。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频繁受到冷锋南下侵袭,出现大风低温雨雪天气;5月~6月又受准静止锋影响,常为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7月~8月则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出现高温闷热的“伏旱”天气;8月~9月又可能受强热带气旋影响而出现大风、暴雨天气。其次,天气系统的生长、移动和消亡是依时而行的,教学中应突出天气过程分析。以冷锋过境为例(图1),就可将其分为三种时态:①将来时(A地),冷锋即将过境,目…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高度普及,其已成为"民意自由市场"和"观点自由市场",透过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网络舆论事件,可以看到作为互联网伴生品的网络舆论越来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之一。本文以"合肥少女毁容"事件为例,分析探讨网络舆论的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敦煌文物研究所特藏——周炳南氏1920年发掘于古玉门关城外沙滩中之东汉元嘉二年(公元152年)一组木简中的第八件为古代“五弦琴谱”,并译成现代乐谱,把我国“以谱字记其声折”之音位字符谱(即所谓“俗字谱”)发生年代下限提前至东汉晚期,从而揭示了我国唐、宋以来“俗字谱”的真正渊源,并考证了在中国古代乐史中湮没已久之中国古代琴曲音乐中属于楚、汉巫乐系统的《白雪》一类五弦琴曲及其独特音律体制的存在。文章还探讨论述了此楚、汉巫乐系统之《白雪》一类五弦琴曲的文化内涵,并简要分析了其在河陇之地传存的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4.
典型案例分析是新编高中地理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第七单元第二课以南昆铁路为例进行了区位分析,但在教学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对这些区位因素是否具有普遍意义而存有疑虑。为了消除疑虑,加深理解,形成共识,我又引入了京九铁路的区位分析,通过比较(见下表),使学生一方...  相似文献   
5.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传媒业的竞争出现"白热化"的态势,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与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之间、同类媒体之间展开一场场围绕着"读者群"的争夺战。在这场"读者群"的争夺战中,晚报只有以读者为先,打好"读者牌"才能扭转颓势,走出寒冬。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的提高,早期煤矿住宅建设中,根据不同时期的技术要求和用电负荷设计选用的器材和导线,已不能适应目前的用电需要。就七台河不同时期住宅建设存在的供电问题及危害性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今后住宅建设在用电设计中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武术网红身体形象是重构中国武术形象的重要符号,其建构过程受到工具取向与价值取向的双重影响。基于此,本文将武术网红身体形象建构过程划分为互利共生、利益驱动、价值引领和娱乐转变等四种类型,采用虚拟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在抖音平台选取了8位粉丝量在50万以上的武术网红作为访谈对象,运用半结构访谈法,考察不同类型武术网红身体形象建构过程。研究发现,内在观念是武术网红建构积极身体形象的主要依据,其价值倾向和心理过程是与外部期待进行博弈的利器,但过于重视谋求个人利益的价值倾向与心理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武术网红积极身体形象的建构,削弱了在网络环境中传播中国武术的影响效应,为武术网红身体形象的建构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牛龙珍  邹倩 《今传媒》2013,(8):131-132
在建筑学界,早有"建筑即媒介"的说法。城市地标性建筑作为城市建筑的典型代表,其传播特性也更为明显。本文主要以城市地标性建筑为研究对象,对以地标为代表的城市建筑的媒介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对目前城市地标建设提供相应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9.
牛龙珍  邹倩 《报刊之友》2013,(8):131-132
在建筑学界,早有"建筑即媒介"的说法。城市地标性建筑作为城市建筑的典型代表,其传播特性也更为明显。本文主要以城市地标性建筑为研究对象,对以地标为代表的城市建筑的媒介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对目前城市地标建设提供相应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人类学”向“哲学人木学”的转变,是当代“文化研究”的重要向动。 正是“文化人类学”向“哲学人本学”的转变,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费尔巴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天才,使我们真正理解了他们的“哲学人本学”思想。 “文化的人”,是自觉、自为的存在。人对其本质的探索,是一个亘古的主题。古希腊狮身女面怪物——斯芬克斯——的那个著名的谜语,“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便是一个可以喻示一切难解之谜的根本之谜。据说,俄狄浦斯猜到了它的谜底,是“初生手足并用,后来直立行走,老年依靠手杖”的“人”。但是,这并不是这个根本之谜的最后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