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中国运动员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心理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运动员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心理服务的过程与内涵进行调查,旨在揭示出举国体制下备战奥运会心理服务的现有规律和特征。采用内容分析的质的方法对15位参与第29届奥运会备战的运动心理咨询师的访谈文本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了6个概括性维度,即举国体制对心理服务的影响,奥运会的主场应对,心理服务的理念和原则,心理服务的过程,心理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心理服务的评估。举国体制强化了主场条件下心理服务的有效性,体现在组织专家下队,集中资源服务,开创新颖手段,采用团队合作,以及将心理服务渗透到运动队的技战术训练之中。  相似文献   
2.
运动直觉是直觉的一种独特形式,它历来为很多心理学家关注,从专家-新手模式分析到过程分析,有关运动直觉的研究从未停止.目前,我们对于运动直觉的心理机制的探讨还处在初步阶段,它的复杂性对我们应用研究方法和视角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未来研究需要不断完善,尤其是在实践领域,如运动直觉与压力,对于运动直觉应用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专家教练研究成为近年的热点,研究者从心理学、教育学和运动科学的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对各项目的专家教练进行深入探讨;主要体现在三个具体领域:执教模型、教练发展相关研究和执教互动。其中,执教模型有助于鉴别、确认未来执教研究的方向和重要影响变量;教练发展研究为教练教育和培训机构培养专家教练提供重要参考;而执教互动则充分说明专家执教的复杂性和艺术性。总体上,国外专家教练的研究比国内更为成熟,推动了国外教练教育、培训的应用。因专家教练的心理行为、项目上的明显差异和取样上的困难,使专家教练领域至今还难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存在"弱理论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对重大赛事主场优势形成过程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索重大赛事主场优势的形成过程.以主场比赛成功、主场比赛失败为关键事件,对24名国家队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深度访谈,结合运动员日记等资料,通过质性分析软件Nvivo 8.0,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提炼出主场环境、比赛任务性质、心理领域感、自我表现动机、主场推进策略5个主类别,运用关联式及选择式编码,构建主场优势的形成过程,指出主场优势是在比赛任务性质这一背景下,主场环境因素通过运动员的自我表现动机、心理领域感的中介,采取有效主场推进策略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摘 要:通过量化研究进一步探讨重大赛事主场优势的形成机制。根据前期对重大赛事主场优势形成机制质化研究的典范模型,提出了对重大赛事主场形成机制量化研究的研究变量以及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编制或修订了相关研究变量的测评问卷,问卷的信效度基本达到测量学要求;并对120名国家队运动员进行有效施测,研究结果表明:主场环境直接影响心理领域感,对比赛结果没有直接影响,对主场环境的预先应对在主场优势形成中具有因果条件作用;个体主场心理变量不仅受赛前变量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其它后续心理变量和比赛结果变量,在主场优势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主场推进策略可以有效影响运动员的个体主场心理变量和比赛结果,对主场优势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节奏策略”与极限负荷下的心理承受力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在极限负荷条件下运动员对疼痛与疲劳的忍受性作为一种心理承受力对大强度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并对疲劳与疼痛的控制方法进行了介绍与说明。以已有实证研究对“节奏策略”的支持性结论为基础,提出假设:对疲劳的认知信念的改变和通过心理技能训练改变意志努力,可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管理策略”,并且会对运动表现产生积极影响。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及知识经验,提出一个四步的训练程序,来帮助提高运动员在极限负荷下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