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体育   5篇
  2023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才首先是一个化素质和化品格问题,也就是有—个教养的问题。人教养会深刻地影响到一个社会的兴衰,而且通过塑造一个民族原化品格和化精神,对这个民族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叶朗《重视人学科的教化作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做人、成人的问题,就是建设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就是人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必须要有个性 ,这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要求 ,也是最一般的要求 ;没有个性的语文课很难成为一堂好课。这是由语文教学的本质决定的。“……狭义的个性通常指个人心理面貌中与共性相对的个别性 ,即个人独具的心理特征。”(《教育大词典》)事实上 ,这个解释并没有完全揭示我们平常使用这个词时约定俗成的含义。平时我们说的“个性” ,更多的是指一个人在天赋、能力、兴趣、气质、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或潜在的独特性甚至独一无二性。顾明远先生说过这样的话 :“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虽然这话当时就引起了争议 ,但我想至少个性与创造性是直…  相似文献   
3.
1949年之前,“语”被称作“国”。查找有关资料,“国”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商务印书馆1908年出版的《国教科书》和《中学国读本》。什么是国?就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所固有的、根深蒂固的化基因。它可以影响整个国隶或种群在精神领域的主导方向,是对人、对物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说:“国学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有其学。学也,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大盛于20年代,80年代又有“寻根”热,90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化中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4.
心灵世界的文化精神是从自然界更多的意义中生成出来的,人们在和谐的自然中发现,人类的生命是精神文化历史造就的,人类是以生命体验的方式,进入到对自然界其他万物感受的。因此,进人内心世界的无限丰富的体验,才是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与人整体的观照。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开辟了新领域,为教师奠定丰厚的学养根基、为课堂教学的创意共生、为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新路径。开展整本书阅读指导,首先要突出博与专的关系;要致力于日常的课堂教学,引领学生走进全息的语言文化场,设法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文化积累,破解碎片化阅读的瓶颈,培养学生持久的阅读意志力,形成个性化的读书路径;同时,要立足综合实践,在活动中寻找教学研究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王维的田园山水诗,绝大多数属于"以禅趣入诗",诗歌注重一个"静"字,构成了一种‘禅'的状态,形成了极为优美深邃的意境.体现与大自然最深层的和谐契合.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是课堂教学设计、组织的理念和指导思想。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追求高效课堂教学,在这一理念下的教学设计遵循的路径是“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在具体实施中追求指向学科核心素养,体现语文学习的创造性、挑战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8.
打开《语文课程标准》 ,你会发现它摆脱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 ,而正面论述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地位 ,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新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语文教育正是要让人们的头脑、精神直至灵魂变得澄明、丰富、深刻和美好起来。“一切文学都具有诗的特质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一首诗看。”正像朱光潜所说 ,“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 ,较纯粹 ,较精微。”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 ,她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语文应该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一…  相似文献   
9.
教学大师与教书匠只隔“一纸墙”。在面目一新、内容丰富、编排精巧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面前,这种教学境界的高下赫然显现。 的确,苏教版语文教材内容太丰富了。必修教材有五本;从必修一到必修五,相应的读本有五本;选修教材有《传记选读》《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现代散文选读》等共十三本。二十三本教材,到底哪些必上,哪些选上,都没有明确的要求,它在高考中会不会有所体现也不清楚。  相似文献   
10.
经卫宏  李琼 《江西教育》2023,(19):32-33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大语文观”传递出一种人文精神,旨在通过“以文育人”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大语文观”指导《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探索阅读《红楼梦》的新思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读写能力,实现专家型语文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