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58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甦 《围棋天地》2011,(23):114-115
选择有时是一种赌博,但你却不能以赌博的心态来选择。因为正确的选择只能在一个完整的参照系中才有可能做出,且不说你是否能有一个完整的参照系,即使你真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也未必能选择正确。因为影响你选择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但我还是要说,选择是痛苦的,但也是幸福的。有选择权不就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吗?  相似文献   
2.
苏甦 《围棋天地》2011,(3):232-233
上了大学之后才明白了一个道理:小孩子在一个既有比他大,又有比他小的人的环境中“生活”,对他的成长是有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好处的。在黄老师那里我显然是得了这个“便宜”。下棋找高手,是自然的了。同时,师兄师姐们和找比哪个不是“高人”,哪个不比我“文化”高啊。当然后来我也成了“高人”,就是我的师弟师妹还真没几个……  相似文献   
3.
前面说过拜中日围棋擂台赛的声势,托围棋文化的福分,虽然我既没有上“学前班”,也没有满七周岁,还是混进了爸爸单位附近的小学校。按说我这么个在“各个领域”腾挪、转换过的“散仙”,冷不丁进了教室是很难适应的。但是开学前几个月的围棋学习,至少让我练就了同龄孩子少有的“坐功”,所以“布局”阶段至少没出“恶手”,尽管老师很早就敏锐地发现我在课堂上不够“老实”……  相似文献   
4.
据历史记载,平安时代的日本第一位棋圣宽莲曾经著有一部《棋式》,是日本有史可稽的最古老的棋书,遗憾的是此书散佚不传,  相似文献   
5.
苏甦译 《围棋天地》2011,(5):118-119
清少纳言是日本平安朝时代的女作家,一部散文集《枕草子》流传千年而不衰,虽然记录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文字清淡而意趣悠远,在呈现出汉文学深厚影响的同时又深得日本审美的三味。这样一位绝世才女同时也是皇宫中一流的围棋高手。  相似文献   
6.
南征北战     
苏甦 《围棋天地》2011,(12):113-114
1990年第一次来到全国赛场感受了比赛气氛后,苏小驴南征北战的生涯算是正式开始了。如今硕士虽然都毕业了,可是我心里一直有一个“研究课题”没有着落——当苏小驴还等于菜鸟的阶段,倾全家之财力还要靠些“化缘”,王老虎坚持请事假“牵驴”出去比赛为了啥?貌似我那个时候也没看出来有什么过人之处嘛,  相似文献   
7.
苏甦二段 《围棋天地》2011,(16):114-115
1993年中国棋院组织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围棋夏令营,全国各地的小棋手都可以报名参加。这次活动恐怕是中国棋院举办的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次。老爸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那时候想要参加一次高水平的比赛,取得一次和江湖上各路豪杰切磋的机会太难了。报名、请假、进京——那是必须的!面对着当年夏令营结束时的合影可以想起许多有趣的事情来,  相似文献   
8.
苏甦 《围棋天地》2011,(20):114-115
想着这期写啥的时候,突然发现截稿的日子恰逢重阳节。我的老师江湖人称“黄老邪”,早已过了古稀之年,当然是个有故事的人了。当徒弟的何不写写,作为给黄老师的节日礼物。  相似文献   
9.
外家准名人     
伊藤松和,日本幕府时代末期著名棋士,生于1801年,卒于1878年,八段准名人,棋风轻妙,富于机巧。  相似文献   
10.
换个玩法     
职业棋手当然要钻研专业,而业余棋手更讲究对弈中的乐趣。于是棋友聚会,几盘对局大过棋痣后,各种各样的围棋新玩法便应运而生,很多既属于围棋的范畴,却又有别于传统围棋规则,我们暂且称之为趣味围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