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从某种角度讲,校园物质环境反映了校园主体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同时承载了一所学校的历史和传统,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诠释了教师和学生的校园生活,作为表层的校园物质文化。它是一面旗帜,一方沃土,一个磁场,一笔财富。浸润于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之中,学生个体能获得全面的成长、学生群体能获得和谐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1]。它是学校教育中一对最基本、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活动能否顺利完成及教育质量的高低,对师生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2]唐一鹏通过上海PISA2012年的相关数据透视学生能力分位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成绩提高至关重要。[3]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思想品德养成、学业成绩提高、智能培养以及身心和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但近年来师生间的紧张、对立甚至于冲突有愈演愈烈之势。它偏离了师生之间亦师亦友、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灵魂唤醒灵魂的“我—你”关系,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浅谈业余体校田径运动员选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永贵 《青海体育科技》2005,35(2):52-53,47
近几年来我校业余训练田径运动水平进展来看,所训练的条件训练手段和选材方面的差异不够理想。田径运动员水平不断发展的一些地区的运动水平提高的原因就在于科学训练和科学选材制度得到不断的完善,因而使训练质量不断提高,选材过程中预测准确率不断上升。由于田径运动的发展现代科学成就不断应用训练领域中来,人们对训练的科学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所以训练的条件、训练的手段和方法方面的差异越来越缩小,因而去培养那些心理素质能够达到省级水平有才能的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当今科学育材与科学选材的焦点超越各地区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创造息息相关,科学的本质就在于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科学的发现和突破。科学课堂上,学生自行探索与运用科学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让科学课堂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应成为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每一位科学教师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饭圈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典型代表,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追捧,并产生了各式各样的"饭圈"消费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青少年在符号互动下的社交需求、消费社会中的自我身份追寻以及社会结构限制下的宣泄与反抗。不当的"饭圈"消费行为会阻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此,应加强青少年消费教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注重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关注同伴影响;破除结构束缚,鼓励青少年勇敢追梦。  相似文献   
6.
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数据阅读及表达方面,对加强教学互动、提高主动学习能力及培养专业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将考核重点放在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上,可有效降低学生考前复习的负担,并能更好地反映实际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毕业即圆梦”模式是美国学校综合改革模式的成功典范,它旨在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公立学校教育,提高他们的高中毕业率和大学升学率.它在缩小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创造息息相关,科学的本质就在于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科学的发现和突破。科学课堂上,学生自行探索与运用科学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让科学课堂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应成为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每一位科学教师的追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伴随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筑路机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对筑路机械进行合理的使用与维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两部分,分别对筑路机械的合理使用和维修保养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异地高考政策是城镇化进程中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框架回顾和分析异地高考政策后发现,异地高考政策存在着效率有待提高、公平问题凸显、问责机制缺位和政策适应性不足等问题.行动舞台的不完善致使行动者产生机会主义行为是其症结所在.基于此,应坚持以教育公平为首要原则,明确政策的价值目标,完善政策执行的监督与问责机制,提升随迁子女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