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6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逢人说项斯" 此文的寫作,有一個故事套故事的緣起. 旅居舊金山的散文家劉荒田兄,傳來一篇他記寫廣東故鄉臺山一位已故老詩人程堅甫的詩詞創作和人生故事的文字.  相似文献   
2.
斯大林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题’一書中,第一次貢献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法則的理論。斯大林指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法則是决定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過程的,即决定這一生產方式的本質的。因此,只有正確地認識這個法則,才能深入地了解和解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一切規律性和一切重要现象。斯大林的這個偉大發現,不僅對於已經建成社會主義社會的蘇聯、而且對於任何正在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國家,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有着巨大的意義。  相似文献   
3.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这一片哀楚動人的流亡曲使全国老百姓,都知道東北有一条滾滾的松花江,却不知道就在這流亡歌曲,唱遍了全国的時候起,日本人又奴復了我們東北的同胞,在松花江上的彈丸之地——小豐滿,建立了一座聞名世界,  相似文献   
4.
巴甫洛夫的研究、把注意放在条件反射联系形成,保持,和其表现的考查上,创造了牢固科学的基础,以理解在心理学中基本上获得识记,保持,和再生的过程,及其敍述的特征是什麽,并进一步作有效的研究。原则上巴甫洛夫学说,是和唯心主义的行为主义观念本质上不同的。巴甫洛夫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对各国人民历史的真正科学的研究,是從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起,才破天荒第一次成为可能。马克思主义标志着哲学中和科学思想及社会思想发展史中的革命。由於马克思主义普及到社会发展领域,才使历史变成了真正的科学。历史已不再是帝王将相的历史,不再是事实和思想等的互不联系的堆砌。马克思主义破天荒第一次地证实了,物质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从而也就确定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即身为生产过程中基本力量并实现着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勞動群衆的历史。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以客观法则为基础的过程。先前,人们对於历史和政治的观点是极其混乱和随便武断的,而现在,由於有了马克思主义,‘卻已有一个极完整嚴密的科学理论,指出由於生产力发達的结果,一个社会生活制度便发展为另一个较高的制度,例如從農奴制度中生长出资本主议。’  相似文献   
6.
金牌第几     
亚运会的进展就像事先的编排一样,顺利拿到亚运第一金,顺利拿到第1 00金……顺风顺水,万事如意。前不久,杨明的一篇文章激起千层浪花,有赞有弹,褒贬不一。以我一个局外人看来,应该是各有其理。记得在1 990年北京亚运会时,我在组委会工作,看到我们国家一块一块金牌往兜里揣,确实无比自豪和骄傲。当时的感觉已经不是能不能成为亚洲第一,而是我们能不能让更多的代表队拿不到金牌。  相似文献   
7.
縱觀我國學術史,每個時代,大抵都有新舊之争,然皆未若清民之際為烈.似乎可以說,"新舊之争"四個字已成為民國學術史的關鍵詞.然何人為新,何人為舊,既難截然一劃而分,而舊中蘊新,新又返舊,更趨複雜.  相似文献   
8.
完成家庭作業是學生學習工作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如果說學生教室內的工作是在教師的監督之下來進行的話,那末,家庭作業就需要他們獨立地去進行了。仔細研究學生的理解、記憶、回想、系統的復習以及牢固地掌握實踐技巧等,證明由於教材的關係使學生負擔過重的現象,是在一上課時就開始的。如有些教師,由於沒有充分準備就上堂講授新教材,兒童在上課時力不勝任的學習,就使他們沒有把知識牢固地掌握起來,就會把夾生的東西包括到家庭作業裏去。因此,學生們不得不在沒有教師領導與幫助的家庭中,來掌握他們應當在課堂上所掌握的東西,這就是學生家庭作業負擔過重的第一個原因。  相似文献   
9.
江寧縣第一次小學教師代表會議閉幕後,出席會議的代表們先後寄來短文三十一篇,熱情而生動地抒寫了各人參加會議後的感想。從這些短文中,可以看到會議的收穫是豐富的。但为篇幅所限,祇能刊出其中的四篇,這是要向其餘作者們深致歉意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來,關於港、澳、臺灣和中國大陸建立區域經濟合作的問題,在這些地區的學術界不時泛起熱烈討論,港、臺舆大陸的專家學者提出了許多關於中國人經濟圍的主張,諸如“中國人共同體”、“中國圈”、“大中華共同體”、“中國經濟圈”、“亞洲華人共同市場”、“中國經濟協作系統”等構想紛紛出現。引起了三地官、產、學界的共同關注。 關於大中華經濟圈等類似構想,何以近幾年成為港、臺與大陸學界的熱門話題呢? 進入80年代後,世界經濟發展格局中區域經濟一體化和集團化趋勢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