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Kind of'"在英语口语中的应用十分普遍,除了表达种类,人们还用这一短语来表示程度的轻微、引起新的话题等。Kind of后可以添加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等多种词类的词。本文将从语料库角度出发,分析kind of后副词的分类及用法。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基本都是围绕如何构建体育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理念和如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的。依据"90后"学生的性格特征,采用对比实验法,得出以下结论:个性引导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优势,它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体育成绩,增强身体素质;能拉近师生距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但由于个性发展的难控性,容易使学生重成绩而轻技术,而且对体育教师的课堂组织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个性引导教学应该有的放矢的进行,要肯定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也应该以课堂纪律作为约束,在一定的纪律要求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才能使体育教学向着有效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内肥胖和超重现象日趋严重,运动减肥中常用的两种方法:有氧健身操和力量练习方法,这两种训练方式如何改变年轻超重和肥胖男性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文章试图来给予正在利用这两类运动方式健身和减肥的年轻超重或者肥胖者一些科学建议,从而能够根据自身身体状态和需求来科学健身。研究方法:9周训练时间,分3组平行进行,分别为有氧健身操组、力量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一般选在下午5点进行,每次训练90min,5次/周。实验前后分别测试受试者的BMI,体脂率,最大摄氧量,耐力,握力和弹跳力,以及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统计分析实验数据,t检验实验前后和组间的差异。实验结果:有氧健身操和力量训练都能减少年轻超重和肥胖男性的BMI和体脂率,并增加肌肉量、握力和弹跳力,但有氧健身操改善受训者的心肺功能(最大摄氧量和耐力)的能力要强于力量训练。对于血清中的致炎因子影响来说,两种不同的训练方式起着完全相反的作用:有氧健身操能够降低致炎因子水平(IL-1β,IL-6,TNF-α),但是力量训练却使致炎因子的水平增加。结论:建议想增加肌肉量的年轻超重和肥胖男性在使用力量训练的同时,结合有氧健身操的锻炼方法,使身体逐渐恢复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运用美学的相关原理,从体育学和教育学角度出发,对健美操和武术套路二者的美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二者除了具有体育美学的最基本特征外,健美操在外在形式表现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缺乏充分的内在意蕴美,应该从和谐、神韵等方面来丰富其文化内涵。武术套路虽然具有悠久的文化内涵,能表现出丰富的意蕴美,但在外在形式美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应在形体、队形、音乐、活力等方面进行改进,否则很难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武术套路应学习健美操的项目特点,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充实自身美学特征,更加适应高校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对目前普通高校的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部颁布的《教学指导纲要》提出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以武术理论为基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加大实用性武术教学内容的比例,加强对健身气功和各种功法的推广,注重格斗类与套路类教学内容的融合,适当加入其他国家格斗项目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认知方法。在过去三十年中,中国的认知研究比较广泛,涉及到很多领域。就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来讲,多数研究集中在隐喻研究方面。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六十首中关于时间的隐喻,并尝试讨论其时间隐喻的构成和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解释其可行性。作者尝试用时间的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来分析莎士比亚表达其时间主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迪斯尼电影《冰雪奇缘》自上映以来,好评如潮,又一次掀起了观影迪斯尼影片的高潮。在本部动画影片中,为了体现冰雪姐妹的情感跌宕发展关系,"门"和"手套"在影片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现从意象角度出发,分析在《冰雪奇缘》这部影片中"门"和"手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纪律精神、对群体的依恋和道德知性是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主旨,依托大学公共体育的“课堂社会”,引导大学生在尊重社会事实和教师权威的基础上自觉做到对纪律的维护、指令的执行、责任的明确和道德的自主,让大学生在外在约束和内在欲望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依据理性来从事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实现道德上的自由,塑造良好的道德人格。为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不仅要重视班级风俗和教师的作用,还要借助体育科学教育来预建理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