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丹田纵横探     
赵德贵 《武当》2005,(7):37-39
丹田之说,古代气功书上的用词都很隐晦,朦胧难懂,众说纷纭。古人何以故弄玄虚?这可能是由于气功涉及到人体生命的根本,其学问包含十分深广,与古代宗教、哲学、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人为了能抽象地又能较形  相似文献   
2.
赵德贵 《武当》2011,(2):44-46
丹田、气海、神室和泥丸为炁功的四大关窍,丹经称玄关。四大关窍的别名和异名很多,但是四大关窍的方位不变,丹田的众多异名,都可以分归在四大关窍之内。现将四大关窍的方位和异名分述如下:有关丹田的位置,各有所说,"呼吸庐间入丹田,三田之中精气微"。此是《黄庭经》对丹田别具一格的论述。"庐间",《云笈七签》作  相似文献   
3.
冰上课是北方学校体育中的必修课。一般的学校开设二年或二年半体育课,两个冬季或三个冬季,大约占体育课总学时的1/5。以往按传统行政班级授课的方式,不考虑学生的运动基础、技能,兴趣和爱好而强求一致,千篇一律的教材内容,考核又是一个标准,无形中压抑了某些学生的积极性,伤害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高校学生来自天南海北,未见过冰雪的大有人  相似文献   
4.
赵德贵 《武当》2009,(9):45-47
吕洞宾(755-?),生于唐末,中年于长安道中遇钟离权,受钟离权“点化”,得授内丹秘诀,终成一代宗师。 吕洞宾的内丹理法,独成体系,其精微透彻之处,达到了无上的境界,从而为宋元时期内丹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道教的发展,内丹学说后分为南宗北派。南宗张紫阳,北派邱长春,都得到了吕洞宾的亲传,皆崇奉吕祖为祖师。  相似文献   
5.
1 问题的提出 速度滑冰是典型的、复杂的周期性运动,无论是动作的结构,还是滑跑的基本姿势,用力方向,以及使用的器材和场地,都具有其特殊的性质,这使初学弯道技术的学生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其表现为:身体不敢倾倒:胆怯、怕摔;左刀不能用外刃:不敢倾倒或速度太慢;只能交叉一、二步:主要是右刀的拿动角度过大,未掌握压步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赵德贵 《武当》2009,(5):49-49
关于药酒及其妙用,国人几乎家喻户晓,兹不赘述。 下面介绍几款却病延年药酒方,请诸君酌情选用。  相似文献   
7.
赵德贵 《武当》2014,(11):57-59
一、入静的意义历代养生家所用的与“入静”概念含义类似的名称有多种。诸如“五入”之说。即入虚、入静、入定、入神、入寂。古人认为,五入是含义不同的五种概念。入虚是“清净无为,虚空无相”;入静是“心清神澄,意恬念静”;入定是“净滤禅悟,定慧交融”;入神是“精神解脱,神明妙用”;入寂是“诸相寂灭,了无苦乐”。这“五入”的区别,大体上可理解为同一境界的不同层次。现在除“入神”之外,其他名称已很少用,只是个别功种仍在采纳。  相似文献   
8.
赵德贵 《武当》2009,(3):45-46
春季养生必需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并日渐壮旺起来,凡有耗伤或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  相似文献   
9.
赵德贵 《武当》2009,(2):42-44
中国气功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对古气功的回顾,将有益于古为今用,有助于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由于笔者对古气功仅是一知半解,倘有错误与不足之处,还望气功界同仁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10.
清代任官,有正、异途之分。据《清史稿》载,“清制,入官重正途,自捐例开,官吏乃以资进”,所谓“重正途”,即国家重视由科举、五贡(恩、拔、副、岁、优贡生)、萌生入仕之途径;所谓“以资进”,即士子通过捐纳异途取得官爵。捐纳制是公开卖官鬻爵的制度,几与清代相始终。捐复制是捐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清代官制的一个侧面。研究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不仅可以为考察捐纳制度提供依据,而且必然有助于探讨该时代的社会形势。但在过去,由于这方面资料较少,所以学界多瞩目于入官正途——科举、五贡之研究,对异途捐纳、捐复很少涉及。笔者拟以《宁古塔副都统衙门档案》所收之《推广捐复之例》为基础,参证有关史籍,对捐复制及其与当时社会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从而透视乾隆盛世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