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体育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八十年代的中国,先后出现了两股引人注目的热潮:体育热和气功热。从洛杉肌奥运会到汉城奥运会,体育热由高潮跌向低谷,与此相反气功—这项保存了几千年的国粹今天却席卷了全国,尤其在平均寿命只有58岁的知识分子聚集的高校,大学生、研究生和教授们都如此着迷,气功似已成为士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既是一个权威失落的危机时代,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创造时代·近代尚力思潮的涌起,标志着一种以“力的启蒙”为主调的刚性文化在中国的崛起·虽然尚力思潮对传统体育观念采取的是某种偏激片面的情绪性贬斥。但中国体育也只有在这种对传统体育观念的否定中,才能冲破阻力,将真正的现代体育引入中国  相似文献   
3.
三、阳刚型知识群的崛起 正如我在《养生——气功精神纵横论》中所指出的,“儒”其最初的含义就是指一种“文弱迂缓”的知识分子教师,“儒”通“愞”即“懦”,也即柔弱之意,因此,“儒”即知识分子不过是中国古典柔性文化的人格化而已,这从漫长的中国古典绘画艺术长廊里,也可略见一斑。从《屈原行吟图》到智者诸葛亮到为民请命的杜甫等等,这些士林群像或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经认为,以儒道互补为主体的中国古典精英文化体现了一种尚文轻武反力的柔性精神,但如果以此来概括在中西碰撞、交错中产生的近代中国文化,则大谬不然。随着日尔曼文化、大和文化等具有强烈尚武精神的异质文化和近代体育传入中国,一股感性生命力量的暗流在柔性文化的深层躁动着、奔突着……终于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