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延明,潞城市国税局局长。这是一个开拓进取、富于创新的实干家,在他的带领下,去年该局共组织税收9445.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76%,绝对额增收3606.3万元,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全年税收任务,保持了该局组建以来税收连续三年快速、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有力地支持了潞城市的经济建设。1 近年来,潞城市国税局税收增幅很快,作为局长的李延明始终把税收当做全局的中心工作来抓,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2.
杨日文,怀仁县南窑煤炭集运站站长。说起他,在职工的心目中有口皆碑,称他是煤运事业的“开拓者”,1996年,他和全站职工发扬负重爬坡、顽强拼搏的精神,超额完成了年初全站制订的9项经济指标,其中8项创历史最高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全年完成煤炭  相似文献   
3.
陆远 《中国博物馆》2001,(2):95-96,48
根据成都理工学院博物馆在信息化实际的工作经验 ,简单介绍计算机局域网建设。一、计算机联网方式计算机联网方式有局域网、广域网等 ,用于网络的操作系统有Unix、Windows、Net ware、Linux等等。采用何种联网方式 ,选用何种硬件和软件的原则是 :建网目的、网络运行实际情况与经济相权衡。成都理工学院博物馆所有办公室都集中在一个建筑物中 ,因此采用与互联网相联的局域网方式 ,同时为了实现异地计算机与博物馆局域网联接 ,我们还借助了电话通讯和国际互联网 ,实现了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与博物馆局域网联接 ,完成各…  相似文献   
4.
地处著名煤乡的阳泉市郊区煤运公司,近年来,紧紧围绕“多发煤快收款”的中心任务,抓住机遇,负重赶超,使煤炭发运量逐年大幅度增长,成为全区首屈一指的支柱企业。1996年公司完成发运煤炭208.37万吨,完成核定指标的108.5%。(其中铁路发运煤炭84.57万吨,公路外运煤炭123.8万  相似文献   
5.
每当人们提起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这几年的显著变化时,人们都要称赞平鲁区财政局为全区经济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而做为区财政局局长的安荣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1996年,该局又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的总目标,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6414.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其中:中央收入完成2033.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0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380.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3%。主要的工商、农业等税收都较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而使全区财政连续保持了收支平衡的  相似文献   
6.
史学巨擘陈寅恪对于其自身治学历程与学术理路,生命感慨与世事洞察的不少自述,均散见于为他人著述所做的的序言,以及略征旧籍参证的跋文、“书后”当中。这些文字既是在对原作者“了解之同情”基础上对其作品意义的深入阐发和推许,也是陈寅恪夫子自道以告慰友朋的一种途径。从而成为理解陈氏学术路径、治学精神与人生价值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对收入《陈寅恪集》的数十篇这类文字进行解读,进而讨论陈寅恪的史学方法与史学精神,试图梳理出另一种可能近乎陈寅恪其人及其学说的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能够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堂渗透跨文化意识是时代性、跨文化交际的实际需要,是学校培养目标的需求.跨文化意识能帮助学生了解日本;有利于中国人了解本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启发式?”这是教学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江苏省物理学会1979年年会结束后的第二天,与会代表在苏州中学听了特级教师吴保让同志的一节物理课,很受启发。这节课的内容是复习牛顿第二定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解决第二定律中较难理解的四个问题:①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③加速度和力的方向;③恒力、变力与速度的变化;④质量是惯性的量度。下面是吴老师在进  相似文献   
9.
力量训练对摔跤队员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摔跤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科学基础 摔跤运动员需要的力量素质,其特征较为复杂。从参与完成“搂抱”、“转移”、“转体”、“折”、“提抱”、“滚桥”、“反攻”等技术动作的肌肉数量来讲,需要全身94%以上的肌肉参与活动;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根据场上形势,瞬间做出进攻与防守、控制与反控制的变化,肌肉收缩随时会表现出向心、离心、等收缩特点;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上半叶,由西方传入中国的社会学学科,曾达到其本土化的高峰。这一方面表现为,当时的中国社会学学者与国际社会学界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学家对学科的本土化发展做了宏观的把握与细节的规划。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三种重要的专业期刊,《社会学杂志》《社会学界》《社会学刊》发挥了社会学本土化的载体作用。通过对三份杂志的考察,可以深化我们对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早期尝试的理解,并可由此对当下的中国社会学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