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体育   1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古代美学理论,沿着发掘美感、唤醒美意识、创造美的轨迹发展,重在审美体验,集中分解了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具有开宗启源的理论奠基意义。  相似文献   
2.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立足生活实际,反映挪威社会的家庭、婚姻和民主政治等重大问题,并关注人的精神和心灵。对传统戏剧既继承又革新。他把“讨论”带入戏剧,“讨论”与剧情和人物形象塑造紧密联系;调动多种舞台元素细腻刻划人物心理,并使多种表现手法互相作用,既增强了戏剧的思想性,又强化了戏剧效果。  相似文献   
3.
莫泊桑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同是以小视角切入,以小人物为主,展示了19世纪的人间万象。二人的创作,又同中有异:同为写实,莫泊桑又博采当时坛各种流派众家之长;契诃夫虽受象往主义影响,而批判现实注义是主导。同写“小人物”,莫泊桑多是同情,赞美,注重人物性格塑造上的美的构建;诃夫常常是“怒其不争”,在批判的同时留下对破旧立新的渴盼。同是“以小见大”,莫泊桑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讲究结构艺术;契诃夫常以平淡求深刻,节奏舒缓。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伊凡·伊里奇之死》和《也为马扎罗的雪》为艺术个案,分析托尔斯泰对海明威的影响。笔者认为:托尔斯泰对海明威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艺术技法,更重要的是前者小说主人公自责焦虑的伦理特质,给予后者以小说意义表达的途径启迪,并成为后者创作风格、个性的有机组成要素。  相似文献   
5.
<安娜·卡列尼娜>和<廊桥遗梦>都直面女主人公的婚外情.但安娜的爱情追求和失败折射出19世纪俄罗斯社会的道德水准、生活面貌.弗兰西斯卡却勇敢放弃真正的爱情,从而传递出20世纪末人们的价值取向--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都日益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不能再像工业流水线一般,一味的传授知识,而应该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上多下功夫,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7.
大力推动地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徐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徐州地方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挖之不竭的汉文化宝库,蕴涵着丰富的、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所以,必须让汉文化走出徐州,走向世界,成为徐州地方文化的代名词。文章通过对徐州地方文化建设的背景、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不断探求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的结合点、在通俗文化的基础上增加高雅文化成分、文化建设要独具特色及鼓励民间参与等建议,以期对挖掘徐州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徐州汉文化品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堂吉诃德》中的桑丘,一个土生土长的西班牙农民;《红楼梦》里的刘姥姥,一个地道的中国妇女(也是农民)──两个小说形象,自然体现了各不相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差异性显而易见。然而,他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竟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统一手艺术形象的美学意义上,就是这两个艺术典型,都是在喜剧背景下演绎着各自的悲剧人生。桑丘,原是贫困潦倒的农民。残疾的老婆、成群的孩子,使他不堪重负,乃至于嫁女无钱置嫁妆,也无钱供儿子读书。他给堂吉诃德当侍从,只是希望藉此寻找一条摆脱贫困的道路,只图丰衣足食,而“当官发财”的…  相似文献   
9.
10.
农历除夕 ,正当千家万户忙着挂灯笼、贴春联 ,欢欢喜喜迎接新世纪第一个春节的时候 ,几名“法轮功”痴迷者却在李洪志“升天圆满”妖言的蛊惑下 ,在天安门广场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自焚事件。悲惨的事件进一步暴露了“法轮功”邪教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本质 ,也再次向“法轮功”痴迷者敲响了警钟 :执迷不悟、追随邪教 ,祸国殃民毁自己。更加充分地说明同“法轮功”的斗争是一场长期的复杂的政治斗争。正是党和政府在依法处理和解决“法轮功”的问题中 ,始终坚持团结、教育、转化、挽救的方针 ,着眼于团结大多数 ,教育大多数 ,转化大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