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1.
武术套路是技击的艺术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探讨套路与技击的关系及套路的艺术特征,主要结论:套路与技击是同属于武术范畴,具有交叉关系的两个概念,攻防含义是它们的共同内容,但这两之间有着根本区别,技击以克敌制胜为主要目的,而套路以表现美为其最高追求,套路在素材的选择,动作创编,动作表现等方面都力求高度的艺术性,同时,套路动作也反映出其创编对攻防的感悟,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武术套路有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OBE(成果导向)理念对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促进该理念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贯彻落实,既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要求,也符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精神内涵。基于该理念,构建了高校“大体育”教学体系:以终身体育能力为目标,运用结构化手段组织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时空延伸;创设复杂的情境教学环境,以展示和竞赛方式实施教学;突出教学结果过程评价,形成持续改进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对马格瑞教授的著作《体育全球化——身份,社会,文明》进行评述。马格瑞教授用形态社会学的理论解析体育全球化的发生发展,认为体育全球化具有多面性、多方向性,是各种力量冲突、融合的结果,在体育全球化过程中,现代体育文化从生活方式的层面对非西方国家的人们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分析,构建了武术套路表演商业价值开发的基本模式:从演出内容上,充分考虑当前社会观众的审美情趣,用开放的态度组织武术演出内容,实现武术技术与舞台艺术的完美结合;在演出的运作上,从门票、赞助、冠名、服装器械等多方面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运作,从而构建现代化的武术套路表演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符号学与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北京2008武术比赛"在奥林匹克语境中的意义,并以文化差异为出发点,对武术在奥林匹克语境下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及其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中国武术构建自我话语权力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学及逻辑学的角度分析“人文奥运”中”人文”的本质属性是“人文精神”,其具体内容是摆脱物质主义对人的束缚,实现人性的自然回归;在对人文精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奥运会中人文精神的兴衰历程.阐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及其对奥运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游戏论的角度看中国武术的奥运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西游戏精神的比较,分析了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内容的差异:(1)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在游戏精神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目的、规则、场地器材的不同,其中的根本差异还在于对游戏规则的不同理解。(2)中国武术的奥林匹克之路任重而道远,今后应从以增强套路编排的科学性,提高表演的观赏性,加强竞赛规则的可操作性与客观、准确性等方面着手,努力实现进入奥运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人们习惯称封建社会的习武者为"侠",而侠者最为明显特征为"游",从分析游侠产生的社会条件入手,根据仁、忠、义、孝、恕等几个封建道德基本要求,对游侠的价值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人生价值观与封建道德要求的巨大差异,是游侠之"游"的最根本体现,游侠没有固定的社会集团归属,他们对封建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士、农、工、商"四个行业都没多大兴趣,经常干违法的事情,来维持自己奢华生活,游侠有着桀骜不驯的个性,对忠、义、信、孝、恕等内容都有自己的见解。除了具有"游"的特点以外,游侠还时时以"武艺"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游"与"武",清楚地折射出了中国封建社会习武者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