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学习迁移理论看英汉对比教学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迁移理论,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汉语的学习对英语的掌握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恰当地进行汉语同英语的比较教学,既要发挥汉语的正面学习迁移影响,加速英语学习的进程,同时又要避免汉语对英语产生干扰的负迁移。教师要做好这方面的教学及引导工作,较大面积地促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正迁移,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古代斯巴达立法者所确立的优生学政策和对少年儿童进行尚武的军事教育,符合斯巴达人对内镇压希洛人,对外进行军事扩张的政治需要;在斯巴达作为军事强国雄霸于古代希腊各城中产生了重要作用。但这种政策的实行,也使斯巴达公民的人性被扭曲,文化滞后,在辉煌璀灿的古代希腊文化中无所建树。  相似文献   
3.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职毕业生的前提.优化协调“双师型”英语教师培养的各个环节,采用全方位、立体化的培养策略,营造适合英语教师队伍成长的环境,不断完善各项配套管理措施,是促进英语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双师型”英语教师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日本统治"关东州"的40年中,"关东州"内的日本人女子教育体系逐步发展完善。但是基于"男子为事业、女子为家庭"的带有近代性质的男女分工观,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在鼓励和支持女子接受良好教育,能够履行国民义务的同时,又把"涵养妇德"和培养贤妻良母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并为此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规。这些教育法规了揭示军国主义国家、社会在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对女子性别角色的要求和期待。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确立了对"关东州"的殖民统治之后,为解决日本移民子女的学习问题而创办了专门招收日本人的小学校,并且很快就形成了寻常小学校、寻常高等小学校、高等小学校补习科的教育制度,日本在"关东州"小学教育中所实行的政策,不论是从教育制度方面或者是从教育方针方面而言,都具有殖民地色彩和特征,是为巩固日本对"关东州"的殖民统治服务的.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以后,居住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妇女迅速行动起来,组成"全满妇人团体联合会",以创办"士兵之家"、邻保事业、慰问出征军队及阵亡者遗族等形式,"后援"关东军对中国东北的军事侵略.尽管这些┅活动属于非暴力性的、甚至贴着"母爱"的标签,但却鲜明地反映了日本妇女的战争观.  相似文献   
7.
快慢班分流教学具有局限性,自然班条件下隐性分层教学既可照顾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又可把因材施教提高到可操作水平,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成绩。教师在把握教材知识内容的整体性、教材编排的层次性的前提下,分层设立教学目标、分层施教、分层辅导、分层考核,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是隐性分层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外语磨蚀是制约外语学习者能力保持和提高的重要因素。外语磨蚀产生的原因包括学习者磨蚀前的外语终极水平、与外语接触的频率、学习态度与动机、文化程度及外语文化氛围等。以外语磨蚀的内在规律为理论根据,结合高职英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和外语教学的基本状况,不断改革、调整和完善现有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外语磨蚀的负面影响,为英语能力的保持和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