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我国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外劳模式"的农民城市化,是一种"浅度城市化",产生了大量"准城市人口",并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土地换身份模式"是各地政府为解决"浅度城市化"、"准城市人口"相关问题,实现"农民市民化"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但其面临交易风险、就业及社会保险风险等不确定因素,且受到"局部性"的限制。"权利与义务对等模式",基于"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的原则,使农民工作为纳税人享受与城市人平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是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更加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的"农民市民化"模式。为推动这一模式的实施,应积极推行城市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在基本层面建立覆盖全体非农业劳动者,进而覆盖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改革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收益分配制度,让失地农民获得更加公平和充分的土地补偿。  相似文献   
2.
在预测实践中人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即对同一个问题的预测,由于使用了不同的方法,结果也是很不相同的,为了得到较好的预测,不得不根据这些预测的精度来决定取舍。通常的评价标准是比较它们的误差平方和(SSE),即选取SSE最小的方法,但是,将误差平方和  相似文献   
3.
人口与生态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比较注意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忽视人口分布对环境的影响。其实在人口增长较慢的背景下,人口分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大得多。 我们可以设想有两种人口分布模式,一种是自由迁移的模式,另一种是限制迁移模式,这两种不同的模式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1.自由迁移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