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2.
本刊组织四篇文章,以笔谈方式讨论《巴黎笔记》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内在关联。这四篇文章是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成果,立足MEGA2的文本学解读,重新审视了青年马克思第一次经济学研究时写下的《巴黎笔记》与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献和逻辑关系。文章不仅考察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双重理论逻辑——异化逻辑和对象化逻辑——的内在关联,也审视了《穆勒笔记》异化逻辑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异化理论的差异和关联,并且透视出青年马克思人本学劳动理论逻辑中更深的理论背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否定辩证法构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批判黑格尔主义和教条主义,阿尔都塞借用结构主义的范式,在对毛泽东的《矛盾论》进行结构主义解读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多元决定论。关于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与毛泽东的矛盾观的关系,国内学界围绕矛盾的几对范畴所展开的讨论还值得进一步的反思。而阿尔都塞经由毛泽东的矛盾观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科学性就在于揭示了它的具体社会历史性。  相似文献   
4.
西美尔货币文化理论是对货币经济现象的一种文化解读。西美尔从劳动分工和货币经济的现实出发,以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为参照,基于其相对主义认识论和生命哲学的哲学基础,洞察到货币经济中现代人的种种现代性体验及其内在本质,提出相应的突围策略:"距离"。这使他的货币文化理论在根源论上带有悲观主义色彩,在突围策略上带有乌托邦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5.
这篇卢卡奇于1919年发表的《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是后来收录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同名文章的最初稿。在这篇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处女作中,卢卡奇不仅初步规定了“历史”“总体”“辩证法”“阶级”等核心概念的基本内涵和内在联系,而且建构起了他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础逻辑构架。可以说,这篇文章是构成青年卢卡奇“新世界观萌芽”的纲领性文件。因此,它对于我们深入把握卢卡奇的思想发展脉络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今年恰逢该文发表一百周年,在此将其译为中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