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在探讨了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基于文化视角,对济宁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名城的城市软实力建设进行思考,并对济宁市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提升济宁城市软实力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实践是检验科学假说的最终标准 ,也是对科学假说的最高裁判。对科学假说进行实践检验之前 ,首先应当根据能动反映论的认识论原理和科学实践的规律对科学假说进行审查 ,这是对科学假说进行具体实践检验前的必要准备。对科学假说进行具体的实践检验 ,一般程序包括思维实践过程、具体实践过程和分析实践结果的过程三个环节。科学假说的实践检验的补充形式是逻辑检验 ,它凭借自身的优点能够克服实践检验的局限性。科学假说的实践检验与逻辑检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在科学假说的检验过程中 ,既要重视实践检验的决定作用 ,又要重视逻辑检验的补充功能。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高等教育在科研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办学质量与层次水平等方面的实际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切实按照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独立自由、学术至上的高等院校绩效激励机制,推行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关键是处理好岗位的设计与人岗匹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等院校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等院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出现岗位设置不规范,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缺失,不同绩效工资体系间协调对接工作规定困难等问题。在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与人岗匹配工作,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完善配套的政策与制度设计,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维护高校员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科学假说具有科学性、解释说明性、预见推测性和待验证性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假说形成后,根据其表现的特征,依据不同的分类原则,我们将科学假说分为狭义性假说和广义性假说;理论假说和事实假说;证实性假说和证伪性假说.  相似文献   
6.
我国弱势群体的心理弱势主要表现在不平衡心理、相对剥夺感、不安全感、不满情绪和社会仇恨心理。失业下岗职工群体有强烈的“相对剥夺感”,有明显的怀旧心理,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心理;城市农民工有求富所导致的急躁心理、相对劣势地位的自卑心理、因被剥夺而产生的报复心理以及社会关系网中自我封闭心理和不能融入城市主流文化的被边缘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