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教育   18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从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角度,尝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进元认知策略的理论,以期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最终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元认知策略理论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及这一理论运用时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从语用学的角度,根据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和Leech提出的礼貌准则,对唠叨话进行深层分析探究.唠叨话,之所以通常被认为是失败的交际话语,是因为其严重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归属于竞争类和冲突类的言外行为,唠叨话常常违反了礼貌原则中的策略准则和赞扬准则.  相似文献   
3.
从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角度,尝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进元认知策略的理论,以期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最终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元认知策略理论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及这一理论运用时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活的景象,可能不止一次地让你凝神憧憬。起航的方向、奋斗前行的动力。听——那些先一步踏入象牙塔的学长们,在为你述说他们的大学,展现你所向往的那段象牙塔里的生活,可能一直是你扬帆充满激情与幻想的青春岁月呢!  相似文献   
5.
自从住广东以来,我就再没见过你一面,十几载春秋如白驹过隙。听着刀郎的歌——他那粗犷沙哑的嗓音,恍如遍数人间沧海桑田——我沉浸其间,迷乱地找寻着新疆昔时的踪迹。虽然我在新疆仅仅生活了三年,学会走路,就蹒跚地离她而去,然而她毕竟是生我育我的地方,所以我称她为故乡。每当别人问及我的出生地而我意气风发  相似文献   
6.
一、后现代教育理论概述后现代主义(post-m 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作为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学理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通过对现代教学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反思、批判与解构,建构了自己的教学观。后现代主义认为,学校的教学目的应从优势文化决定论中解放出来,肯定个人经验及其代表的特殊文化,通过全校教师的热情参与和考虑到众多的因素来决定;既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不强求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发展,甚至可以培养片面发展的人(即符合学生自己特点及生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0-2009年十年间中国学者发表的55篇有关专门用途英语研究论文进行分类统计综述,了解中国学者研究ESP的作者群及发表刊物情况、ESP理论和实践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等,以引起学者们进一步研究的注意,并为笔者探讨高职建筑类ESP课程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层面的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中国109所高职示范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设置等情况的调研,分析总结了当下中国高职院校四种典型的教学质量监控范式。文章认为,各高校内部组织结构改革时选择教学质量监控范式,要充分考虑到中国职业教育的时代特征、院校质量管理战略目标、教学质量监控效率的提升,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等综合因素;并通过榜样与对话的教学督导模式,打造教学质量管理共同体,方能有助于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科学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解释了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并在简述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概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何斌  莫国辉 《教书育人》2005,(11):12-14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作为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学理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通过对现代教学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反思、批判与解构,建构了自己的教学观。后现代主义认为,学校的教学目的应从优势文化决定论中解放出来,肯定个人经验及其代表的特殊文化,通过全校教师的热情参与和考虑到众多的因素来决定;既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不强求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发展,甚至可以培养片面发展的人(即符合学生自己特点及生活特殊性的人),又注重造就一批具有批判能力的公民;这种公民能够认清优势文化的独霸性以及文本的集权性,敢于向他们挑战,进而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认识,跨越文化边际,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认同自己,也认同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他人。同时,这种公民还应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自然、土地、生态的伦理观念。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