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文章首先论述了循证教育及其在专业群建设中的应用和赋权评估及其在专业群评估中的应用,然后阐述了基于循证教育理念的专业群建设赋权评估系统构建,最后提出了基于循证教育理念的专业群建设赋权评估的实施策略。评估人员:重视多方评估主体的价值观融合和评估能力提升;评估指标:重视个性化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估动态发展;评估方法:重视系列情境性证据的获取及质性研究方法运用;评估模式:重视以关键任务为监测目标的动态实施现状评估;评估流程:重视科学化评估流程的实施与及时反馈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2.
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课程管理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及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领导管理制度。建国以来,我国在课程管理权限划分方面一直走不出“放权-收权-放权”的怪圈。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课程行政主体之间,找不到如何合理划分课程的管理权,课程管理权在三个课程行政主体之间摇摆。  相似文献   
3.
我国课程管理体制经历了集权与分权的钟摆现象后,探索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但在新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申,如何把握好分权的尺度,是一个仍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校长要提高自身的课程管理能力课程管理的过程就是管理者与教师一起研究的过程。校长必须从忙于具体事务中走出来,从单纯发号施令的行政管理中走出来,和教师一起去发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一起分析、解决问题。校长要发挥课程管理的职能,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课程哲学观、课程专业知识以及明确的办学理念。那么,校长该怎样实施他的课程管理行为才是有效的、成功的呢?笔者认为,校长应该在教师发展课程中的过程中提供帮助,并保证各种课程文件品质的一致性;校长应该创建一定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中的校长领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校是新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地 ,因此校长对新课程的领导至关重要。本文从校长的课程管理能力、学校的组织结构、校长的管理方式、校长学会分权以及校长在促进课程评价方式五方面 ,探讨了为保障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校长应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国课程管理体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建国以来经历了七次大大小小的课程改革,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对前一次的深入和提高,每次课程改革都有新的亮点,给课改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即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无疑是1999年开始进行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一、钟摆现象———课程管理体制走不出的怪圈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课程管理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及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领导管理制度。我国建国以来,在课程管理权限划分方面,一直走不出…  相似文献   
7.
文章先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建设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过程,再站在法理学的角度从法的价值、规范性法律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法律关系三个方面反思了我国在构建职业教育法律制度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加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